野柳管理單位在岩石上噴漆,嚴重破壞景觀?他道出事實真相,打臉台灣正義魔人

2017-03-10 17:25

? 人氣

目前雖然必須使用紅線作為警告,但是除了哀怨破壞景觀外,我們也可以在紅線上觀察到明顯的地表高低變化,紅線下地面相較旁邊原始地面,地勢多半較高,可以觀察到明顯的差異侵蝕現像,也可以思考有何更好的保護地景、警戒遊客方式。當看到紅線、憤怒的謾罵時,為何不順便利用機會教育,宣導環境教育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為例,大部分的觀景台都有警告牌,要求遊客不得攀爬欄杆、圍牆、太靠近懸堐等等,但有些較偏僻的景點,並未設置圍牆,僅有警告牌,宣導遊客注意自身安全,而遊客也多半懂得保護自身安全,不會太靠近懸堐旁邊,僅在安全的區域內欣賞風景。

其餘想法

雖然眾多網友未經審慎思考,便開了許多槍,但是應該都是對臺灣有一定的熱情,想要保護環境,防止地景被破壞,才會反應才如此激烈,這是值得鼓勵的,代表對環境有一定的感情存在。但有位ptt網友卻認為野柳「只是一堆石頭」,顯示了臺灣的環境教育仍有許多進步空間,才會讓人有野柳「只是一堆石頭」的想法,如果野柳只是一堆石頭,那為何許多臺灣地形研究者都紛紛聚焦在此?為何臺灣十大地景中,這「一堆石頭」會奪得第一名?為何每年陸客都慕名前來,去看那「一堆石頭」?臺灣許多環境教育,仍停留在動植物上尚未擴及地質、地形等領域,是一個仍待改進的地方。

另外,野柳紅線畫這麼多年了,卻直到現在才引起軒然大波,顯示了一個北臺灣具有一定規模、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的風景區,仍然有許多臺灣人未仔細遊玩過,顯示了具有極大的觀光潛力,潛在遊客多,商機無限。

野柳是個好地方,除了特殊的地景外,還有許多特殊的慶典,例如野柳淨港活動、媽祖回娘家等等。如果肚子餓了,除了外面帳棚區、特產街的小吃外,也可以到鄰近的龜吼吃海鮮、看夕陽。如果有空,不妨到野柳走走,看看那條紅線,想想到底如何,才可以把它從地面除去,而內化到我們心中呢?

作者│林穎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時事想想】野柳紅線事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