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那個高層辦公室的桌子前,馬科斯·萊馬(Markos Lemma)擁有不錯的景觀,可以眺望阿迪斯阿貝巴的城市全景。
作為科技初創公司IceAddis的創始人,他的共享工作空間裏通常都是一群在咖啡因和遠大夢想共同作用下忙得不可開交的創業者。
不過,當互聯網斷線時,一切就停滯了。數字平台維權組織Access Now向BBC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去年,互聯網服務曾經在33個不同國家被人為中斷超過200次。其中一次發生在英國。2019年4月,在氣候變化社運組織「反抗滅絶」(Extinction Rebellion)的一次抗議活動期間,英國交通警察(British Transport Police)關閉了倫敦地鐵的無線網絡。
關於2019年互聯網關停的統計研究報告還揭露了如下事實:
- 在全世界範圍內,多個國家的共計65次抗議活動期間互聯網被關閉;
- 另外有12次是發生在選舉期間;
- 其中最多的互聯網關停發生在印度;
- 最長時間的互聯網關停是發生在中非國家乍得,持續了15個月。
馬科斯·萊馬說,在阿迪斯阿貝巴,一斷網,一切就會停止。「沒有人會來上班的——即使來了也不會逗留多久,因為沒有網路,他們還能幹什麼?」「我們曾遇到一個軟體發合約被解除,因為我們沒能及時交貨,原因是……互聯網斷了。我們還遇到過一些狀況,國際客戶以為我們在無視他們,但實情是我們什麼都做不了。」
馬科斯說,沒有互聯網,摩托車司機就不能送外賣,只能等在那裏;人們也沒法上網下單。「對於這裏的商家和民眾來說,互聯網關停是有直接後果的。」
「一言不合」就斷網
這種事不僅發生在衣索比亞,影響也不僅限於經濟。Access Now的研究顯示,斷網會影響全世界數以千萬計的人。政府官員能夠向服務提供商下令,封堵一些地區接受信號的路徑,以此來「關閉」互聯網——有時候,也可能禁止訪問一些特定的網頁服務。人權組織擔心,這種做法正逐漸成為各國政府的一種典型壓制手段。
BBC對最新的數據進行分析之後發現,這種干預方式越來越多地發生在與抗議活動相關的時間。政府經常會說,斷網是為了保證公共安全和防止假消息擴散。不過,批評者卻認為,這些政府在線上阻礙了訊息流通,在線下則打壓潛在的異見者。
聯合國在2016年宣佈,訪問互聯網屬於一項基本人權,而讓全球連通互聯網是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
然而,並不是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接受這個想法。2019年8月,衣索比亞總理阿比·阿邁德(Abiy Ahmed)宣稱,互聯網「不比水或空氣」,他說斷網將會繼續作為一項維護國家穩定的重要工具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