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轉了一篇文章《小孩被人欺負怎麼辦?專家:比起叫他跟老師講,不如讓他背下「這句話」》給我,同時表達她的擔心,我讀了這篇文章後,和她一樣不寒而慄。
在這篇文章中提醒了學校老師的忙碌不一定能立刻處理好孩子的問題,特別是老師對不在現場的糾紛,光從幾個語言能力不太成熟的孩子口中弄清楚來龍去脈就需要花不少時間,很難符合學習法則中的立即性。況且孩子去學校「學習」,如果什麼事情都找老師來解決,也失去了自己練習面對問題的機會。
其實,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往往比我們想像的都要好,但即便如此,孩子還是有可能遇到長期困擾而無法解決的時候。不管單一事件或長期困擾,家長都很值得「陪伴」孩子一起面對。
我遇過很多心急的家長聽到孩子的困擾時常常感到很不捨,於是想要很快地幫孩子解決問題便直接告訴孩子該怎麼做,久了孩子就學會了立即興地反應,認為這件事情就「應該」這樣處理而缺少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跳過了省思自己「要什麼」跟「核對後果」的步驟。
所謂「要什麼」指的是,人都會從經驗中預期自己的下一步,就像孩子進幼稚園時會預期和往常一樣見到小象老師及坐旁邊的小美,但如果進教室時見到的不是小象老師而是一個陌生的叔叔坐在小象老師的位子上,孩子會愣在那裡不知所措,因為他想要的是小象老師的安全感與熟悉感,但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核對後果」則是我們從經驗中預測自己的做法能否會滿足或達成自己的需求,例如,孩子想要出去找小象老師,但想到之前在學校迷路的經驗會讓他不敢自己離開教室。經驗學習中讓孩子探索自己的需求跟預期行為的後果是相當必要的,若只是告訴孩子「應該」如何處理問題而沒讓孩子思考,漸漸地孩子可能會發現大人教的往往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更令人擔心的是孩子接受了大人的觀點卻與自己漸漸疏離(許多高年級的孩子喜歡拿美工刀輕畫自己手腕往往就是失去自己的存在感)。
朋友轉傳的文章為什麼令我們擔心?文章中雖然教導孩子自己處理問題,但卻是用一種以暴制暴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只是叫孩子說並沒有要孩子真的去做也算是暴力嗎?那其實就是言語暴力。
說穿了該篇文章中的做法就是恐嚇對方,讓對方害怕而不敢動手,即使沒有真的動手,至少也留給孩子一個觀念:「我要讓對方害怕,他才不會欺負我」,我們遇到很多恐嚇同學的青少年心中就有這樣的想法。
那麼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當家長得知孩子被欺負了,往往也不會是第一時間能處理,當知道孩子受傷或者被欺負時,不妨蹲下來或者坐下來讓自己高度盡可能地接近孩子(讓孩子感覺你們的高度是差不多的,這是陪伴孩子的重要技巧),然後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了解孩子的觀點)以及事情是如何會發生的(孩子的想法)。
幼稚園或低年級的孩子對於自己心情的表達不擅長,所以感受到孩子們的生氣、害怕或委屈時,大人可以直接幫他們說出來「他把鉛筆盒拿高高時,你一定嚇壞了吧?」這是一種同理心的做法。
孩子清楚自己的想法跟感受後,通常會很自然地產生他們自己的決定,我們可以問孩子「你會怎麼做?」如果孩子後來發現自己的方法不夠好的時候,他自己會再去思考其他的想法,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但若家長忍不住想要提供自己的方法時,可以告訴孩子「我也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你要不要試試看?」或者以經驗分享的方式告訴孩子,並讓孩子自己選擇。之後家長所要做的就只是聽孩子分享這事情的後續發展了。
作者|陳伯峰
臨床心理師。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專長為認知行為治療,認為想法會決定情緒,情緒影響行為,改變扭曲的想法就會得到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