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肩頸緊繃是「自律神經失調」?台灣失眠權威:說這話的醫師回醫學院重修吧

2017-03-28 07:20

? 人氣

但是經過一個月的治療,所有失眠、焦慮都好了。唯獨當初我覺得奇怪的心跳,依然還是每分鐘一百二十下。雖然沒有手抖等典型甲狀腺亢進的症狀,還是請他去抽血檢查。後來發現,真的是因為甲狀腺功能太高。對症治療後,失眠、焦慮的毛病也就全好了,連精神科的藥都不用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藥物的使用也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有一名三十歲的女姓病患求診,雖然已經夠瘦了,但她還是不滿意。明明從新聞中得知自己去的診所開給病人的藥中含有危險的麻黃素,她依然照吃不誤。

麻黃素是一種擬交感神經胺,也用作興奮劑、食慾抑制劑與集中精神藥物等。麻黃素與其衍生物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的結構類似。服用後,容易造成患者自律神經失調、心悸、話多、易怒,睡不著,或是沒吃就沒精神工作。這一類交感神經促進劑,除了造成自律神經失調,還會引發躁症、失眠,更可能會上癮,減肥愛好者請特別小心。

不要再讓自律神經背黑鍋

以肩頸緊繃為例,臺灣人常講的「脖子根緊」,是指頸椎兩側肌肉的緊繃,嚴重時會造成頭部後下方(肌肉與頭骨交接處)的疼痛;「肩膀『ㄍˊㄚ』頭緊」,則是兩側肩胛骨上下肌肉的緊繃,嚴重時甚至背部的膏肓穴會疼痛。臺灣到處林立按摩店、中醫診所、復健科,裡頭總是有不少等待推拿的患者,尤其以肩頸緊繃最多。

其實肌肉本身不會自主緊繃,除非因局部受傷而出現的反射性保護,否則命令一定是來自腦部,透過自主神經系統傳達給肌肉。這些作用邏輯上很簡單,而且自主跟自律兩個神經系統毫不相關,判斷肩頸緊繃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那些醫師,可能需要回去醫學院重修。

自律神經失調,多半是指負責亢奮的交感神經過強,並不會直接構成失眠,除非是嚴重的心悸、冒汗等症狀。但是,當你使用藥物抑制交感神經,就是臺北市長柯P生氣時愛吃的小紅圓藥丸,心跳與呼吸會變慢,不過你依然睡不著。

這樣就能很清楚知道,自律神經失調跟失眠是不相關的兩件事。大腦有自己獨立的一套系統,利用神經傳導物質維持系統,這不是自律神經可以管轄的。所以,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失眠,這種說法絕大多數不是事實,小心別上當了!

作者|黃偉俐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俄亥俄大學心理學碩士。曾任職臺灣大學精神科、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羅東博愛醫院與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現為黃偉俐身心科診所負責醫師、佳正國際臨床研究公司資深醫藥學術總監。專長為兩性與人際關係、精神疾病、職場與職涯顧問。

對於精神醫學與行醫充滿熱情。多年來,發現透過心理學可以更專心幫助病人。加上國外藥廠的相關經驗,對於藥物安全性與使用更加要求。有鑑於行醫十幾年,看過破萬名病人中,至少七、八成都有睡眠困擾,而真正到最後能不吃安眠藥的實在不多,因而希望能夠透過本書豐富的睡眠知識,減少使用安眠藥的人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出版《失眠勿擾:用對方法,找對醫師,從此遠離安眠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偉俐醫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