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發現焦慮中樞、恐慌中樞都必須靠它們才能重新調控,因此發現這是治療焦慮性疾患最有效的藥物。所以,請記得「吃抗憂鬱藥物不等於有憂鬱症喔!」
●放鬆腦神經:想要好好入睡不一定要靠安眠藥,很多初次求診的病人往往只需抗憂鬱的藥物,再加上低劑量的抗焦慮藥物就能入睡。其作用就是讓焦慮中樞不再過度敏感,腦神經才能慢慢放鬆。
只要工作或生活上沒特殊壓力,約三至六個月就可以減藥,甚至停藥。在療程中,精神科醫師的功力則是發揮在如何選擇最適合病人的藥物、調整到適當劑量,再慢慢讓腦神經恢復到適當的狀態。
●認知行為治療:患者常常焦慮而不自覺、經常變成習慣性擔心,因此醫師需要與患者討論如何察覺自己對外在事物的反應與想法,並要能偵測到自己的焦慮與擔心。不知道為什麼,臺灣人對焦慮很無感,明明緊張到手發抖,問他會緊張嗎?卻常常得到「不會啊!」這樣答非所問的回答。然後旁邊的親友卻對我打暗號,猛點頭。
察覺到緊張與擔心之後,要能自行分析這些擔心的合理性,不要窮緊張、老是碎碎唸。要學會放慢生活的步調、避免趕時間或慌亂,並學習接受無大礙的小差池。
王先生是四十歲的主管,工作勤奮認真,個性容易擔心,各種跡象顯示符合廣泛性焦慮症。治療一年之後症狀都消失了,可是只要一減藥就又開始焦慮、睡不好。雖然他只有睡前吃一顆抗焦慮的藥,但是他想知道自己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吃藥。
說真的,我怎樣都找不到足以解釋無法減藥的壓力源,也無法回答他的疑問。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他的皮夾子。賓果!找到壓力源了!
那是一個男生用的短皮夾,裡面放的東西簡直快把皮夾給撐爆了:一家四口的健保卡、一堆各家銀行的信用卡、各種會員卡。他太太是職業婦女,工作時間比他長,所以他要接送小孩、負責採購。正因為他個性容易擔心,所以要把所有的卡都帶在身上,免得要用時找不到,因此塞了二十幾張卡,外加身分證、駕照,讓皮夾就像餡料爆滿的刈包。
這時,與病患的討論變得輕鬆多了。「少帶幾張卡的代價是什麼?也不過差個幾十塊,真的差很多,可以下次再買啊!」「兩個小孩多久看一次病?一個月用不到一次嘛!」「為何連老婆的健保卡也要帶在身上?看病她要本人到,自己不能帶喔?」「不帶卡會損失什麼?」
每一張卡代表的是腦子要有一個相對應的連結保持警覺,還會造成不斷檢查、確認的行為。皮夾裡塞滿各種卡,等於腦子裡的連結如高速公路大塞車。過這樣的日子不緊張嗎?難怪他之前會失眠,無法停止服用讓腦子保持放鬆的藥物。
我邊拿出自己連健保卡、會員卡都沒有的皮夾,邊對病人說:「當你的皮夾能減到像我的一樣薄,應該就可以不用吃藥了!」我說對了!找到壓力源的他很久沒回門診了,這就是認知行為治療。
作者|黃偉俐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俄亥俄大學心理學碩士。曾任職臺灣大學精神科、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羅東博愛醫院與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現為黃偉俐身心科診所負責醫師、佳正國際臨床研究公司資深醫藥學術總監。專長為兩性與人際關係、精神疾病、職場與職涯顧問。
對於精神醫學與行醫充滿熱情。多年來,發現透過心理學可以更專心幫助病人。加上國外藥廠的相關經驗,對於藥物安全性與使用更加要求。有鑑於行醫十幾年,看過破萬名病人中,至少七、八成都有睡眠困擾,而真正到最後能不吃安眠藥的實在不多,因而希望能夠透過本書豐富的睡眠知識,減少使用安眠藥的人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出版《失眠勿擾:用對方法,找對醫師,從此遠離安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