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老房子,只要漂亮和便宜大碗就好?沒考慮這件事,可能會後悔一輩子呀

2017-04-05 16:15

? 人氣

台灣與日本的居住生活模式息息相關,日本6、7年前的社經狀況常會顯影在現在的台灣。之前日本的《全能住宅改造王》轟動一時,當時日本經濟景氣開始趨保守,日本年輕人難以再有能力購買新屋、或者買地蓋屋,於是相對較便宜的老屋成為年輕人購屋的首選。這樣的情況,也將漸漸發生在台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隨著時光飛逝,老屋的數量只會變多不會變少。有翻修需求的屋主,親代的年齡層約落在55-70歲、子代的年齡約落在30-45歲之間,兒女希望塑造較有隱私性的空間、父母則希望能夠有舒適的老後生活。

有更多的屋主,則是要翻修自家老屋。通常是發生在兩代同住,父母邁向老年、兒女則正好要成家立業,兒女有自己理想中的格局配置,同時也不滿於長年下來家中過量的囤積物品和漏水壁癌等屋況。一般而言,風格顏色、房間數量等,會是屋主們主要考量的重點,綠色改造及通用設計則時常會被遺漏。

但我認為,整建的重要性依序應該是這樣:結構安全→防水排水→綠色與通用設計

多少預算做多少事,但是人身安全絕對排第一,因此老屋整建與裝修,少不了結構技師或土木技師的檢測與鑑定。通風、採光、濕度控制等,則是會長期主導身體健康的另外一項重要因子,搭配空間機能加以設計,才能夠真正提昇居住的舒適度。

將「安全、可及、可用」融入住家設計,才能夠省卻再自己老年時還要再來一次大翻修。除了翻修的部分需要留意外,屋主本身就是決定屋況好壞的關鍵人,有正常的生活習慣、搭配正確的定期檢查、保養維修,能夠大幅度減少房子的受損機率。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想要推動老屋的「綠」改造。我希望屋主在翻修時,不只是把房子的舊的部份換成新的而已,而是趁勢評估住家可用資源,活用綠設計到翻修之中。聽起來很難?其實,只要把握「省能永續」、「減少廢棄物」及「舒適健康」即可。

高齡化也是台灣目前跟隨日本腳步的趨勢,在老屋改造之際,將高齡會面臨到的需求與問題都考量到設計內,達到「安全無礙」、「通用便利」應該是老屋翻修必備的考量。

有了這樣的認知,屋主在翻修自宅時,不該是只拿出美麗的圖片、鍵盤比價,而是充分檢視自己的生活需求以及未來考量,才能提供專業設計或施工者一個具體理想家的描述。

作者介紹│林黛羚

綽號阿羚,豐原人。記錄友善住居、工作場域及生活方式,並期許自己從記錄到實踐理想的住家。她的每一本著作都緊扣綠色生活及住居態度,時常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她對大自然友善輕鬆的相處之道,聽她演講像是春風拂面,可說是最佳的綠色親善大使。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老屋綠改造,屋主觀念應與老屋同步翻新)
封面圖片來源/準建築人手札網站@flickr,姓名標示-CC2.0授權

責任編輯/謝孟穎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