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前的文章《智慧農業登上雲棲大會的舞臺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商機才正要開始》談到,智慧農業是用科技理解天地萬物,用大數據翻譯大自然的訊息,用人工智能優化老農的經驗判斷,在最精確的時間和位置澆灌、施肥,增加種植的效率。精準化種植,減少用水、用藥、用肥料,就實現低碳環保的效益。
再接著,我又注意到農產品產銷的問題,例如去年草莓價錢很好,今年大家就全部都種草莓,結果反而因為量太多造成價格崩盤,全部人都賠錢,如果通過整個農業地區的農產品種植數據,提前為農戶聯絡農產品銷路,就可以避免價格波動造成的農戶損失。我們最近就替草莓設計包裝,透過平台一盒草莓可以賣到接近兩百元人民幣,同時還可以替「新民草莓」擴展知名度。類似這樣的創意可以無限延伸,這個智慧農業服務平台可提供的服務會越來越豐富且可靠,最終使得農戶、消費者、企業三方受益共贏。
現在晨風大棚總數接近20,000個,註冊用戶接近45,000戶,投資人看到長期投資的價值,農業這個落地場景使用的肥料、農藥、農具、農業機械、農業用品例如農膜等等,都有機會透過這個平台得到更多應用,我們目前也都在找各種合作可能性。
草莓不會因為裝了感測器就多賣10元,但是有了智慧農業大數據服務平台,結合農業物聯網、人工智能、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我認為這裡面每個環節都有商業模式的潛力,智慧農業能賺的錢,值得更多人用一輩子深入探索。
作者介紹│于海洪
曾多次登上綠色帶路人王煜全前哨大會的舞臺,並榮獲「2018沙麗文中國新經濟卓越創新獎」。2010年開始自主研發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致力於智慧農業科技開發,並於2014年正式成立晨風科技,迄今為止,晨風智慧農業物聯網設備已覆蓋數萬個溫室大棚及3萬多畝大田,建立起智慧農業大數據服務平台,將種植、倉儲、冷鏈物流運輸、銷售等環節進行有效整合。目前是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投資人卻加碼投資的神秘產業)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