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輩那一代,只要努力就會出頭天,但是我們這一代就算跟父母一樣努力,似乎也看不到未來?
到底是更公平還是更不公平?
上一代的努力,是用合於那一代環境的方法在努力。經濟起飛的年代、代工興起的年代,的確願意付出,就可能會有不錯的收穫。經歷過那樣年代的家長們,卻這樣教小孩:「只要好好讀書,就會成功」。但是家長們歷經的過程也不完全是這樣的,上一輩能夠專心唸書的人,絕對比沒辦法只唸書不做其他事的人少很多。只是在那個年代,有能力(無論是自己的能力或是家中的能力)唸書的人,更容易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安穩的生活,更有機會會成為大學教授或是醫生、律師等等。
很多長輩還停留在上一代的思維啊
現在呢?好好唸書,還是能夠成為大學教授、醫生、律師等等,只是在全世界,客觀條件能夠升學唸書的人變多了,透過唸書考試的職業競爭變得更激烈。這裡指的不是只要唸書就必然能「做得好」這些職業,而是,除了專業知識「念書得念得好」之外,有沒有具備從事該職業的「能力」,才是能不能在該職業持續發展的關鍵。這是一個世代進步的必然,而且這代表的其實是一個更公平更正常的社會。你有沒有用符合現代的方式去努力?還是聽爸爸媽媽的話錯用了上一代的方法在努力?
拜託爸媽們,對唸書的誤解留在你們那一代就好
父母輩也許家境庭環境不允許,所以沒有辦法心無旁騖的專心讀書,見到能夠好好唸書的人,後來擁有好很好的社會地位,人之常情一定會想,原來只要好好讀書就能夠成功。所以他們也這麼教小孩。但是卻沒有了解到,環境早已不一樣,現在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唸書了,「讀書」早已經不是一個稀缺資源。「唸書」=「成功」這件事,在現代已經不是這樣了。
誰說努力就一定會成功?誰說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有錢又安穩?要多少錢才叫做有錢?要多安穩才叫做安穩?一位醫生的養成,光是要能將醫學系唸完就已經很困難,什麼大學由你玩四年,在醫學系是不存在的。畢業之後一連串的實習、考試、面對死亡的精神考驗等等,一般人都看不到,只看到醫生在診間遊刃有餘地問診,貌似輕鬆安穩就可賺到好多錢。
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算不算成功?如果覺得要拿高薪才算成功,那麼在選擇科系的時候,為什麼選擇了產業是一般薪水的科系,而不去選擇比較容易往高薪發展的科系?30年前考上台大甚至只是考上大學的難度,和現在一樣嗎?大家都知道難度差太遠了,所以,就算你是現在的名校生,也不一定代表你就是菁英中的菁英。
現代的環境,對於非出生於權貴家庭的人而言,其實機會比以前更多。如果不是頂尖唸書的料,除了從事傳統的專業工作之外,創業、各種近年才發展出的新興行業(例如文青咖啡廳、網路產業、遊戲產業、科技通訊產業、文創產業…..等等),都是可以去嘗試和發展的路。唸書絕對不是唯一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