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意志力無法打敗拖延症啦!專家一個神奇方法讓你迫不及待動工,不學是你虧到啊

2017-04-27 12:16

? 人氣

讓人自然而然地動起來的行為科學管理,特點是什麼?

為什麼藉由行為科學管理,可以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要展開行動呢?我來向各位說明這其中兩個最大的特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特點1 增加不足行動,減少過度行動

(圖/核果文化)
行為科學中的「不足行動」與「過度行動」。(圖/核果文化提供)

在行為科學管理的觀點中,行為分為兩大類:第一種是「不足行動」,這是達成目標的必要行為;另一種是「過度行動」,這是阻礙達成目標的行為。

如果你想要「每天跑步」、「想要更加精進英文」、「每天都要確實早起」,那麼慢跑、英文、早起,就屬於不足行動,也就是「本來想要做,卻沒有做的行為」。

然而,「我想要慢跑,但卻不小心就看起電視來了」、「原本想要學習英文,卻常常加班」、「想要一早起床,但晚上有很多聚會」,這些看電視、加班、聚餐則屬於過度行動,也就是「本來是不該做,卻還是做了」的行為。

簡單而言,

● 「想做」,屬於不足行動。

● 「 可是」,接在可是後面的則為過度行動。

請各位記得,「無法付諸行動」的人,其實並非「辦不到」,而是他們「做了其他多餘的行為」。而行為科學管理,就是掌控以下兩方面的實踐技巧:

1.增加為了達成目標所必須的「不足行動」

2.減少阻饒目標達成的「過度行動」

所以,至今為止都無法動起來的人,才能藉由這個方法自然而然地展開行動。

特點2 打造充滿遊戲元素的歡樂機制

行為科學管理之中,有很多讓行動變得有趣的環境與機制的點子。其中一個就是「動手製作集點卡」。

我們以業務的電話為例子。大部分業務都不太喜歡打業務電話,但因為這是份內工作,所以只好每天打電話的人,請試著訂定自我規則,像是「如果當天打電話到達規定次數,就在集點卡貼上一張貼紙;超過規定次數,就貼兩張貼紙」。

或許有人抱持著疑問:「集點卡到底要幹嘛?」非常不可思議地,只要這麼做,就會讓打電話變得有趣。因為「集點」這種小獎賞,會使人甘之如飴地付出。

在行為科學管理中,「集點」這個動作,我們稱之為「報酬的行為強化」。這裡有一點要非常留意的就是,我們要的成果,不是「對方有沒有把話聽到最後」、「是否與對方成功簽訂契約」,而是要將焦點放在「是否打電話了?」這個行為上,並將規則設定為「有打電話,就能夠累積點數」。

設定「小目標」,也是使行動變得有趣的方法之一。在行為科學管理中,我們稱之為「有效運用小型目標」

假設我們以學習英文為例子,「決定每天要看十頁多益的參考書,但卻完全沒有動力」的人,可以先試著把目標修正為「每天看兩頁以上」。

若藉由修改目標為「看兩頁以上」,能讓你擁有「兩頁而已,那我每天都辦得到」的心情,那就皆大歡喜。因為人類有一種習性,只要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就會提高自我效能感,進而更自動自發地想要有所表現。所以,先以兩頁為目標,展開行動,覺得「還可以繼續」的時候,再增加頁數就行了。

作者介紹|冨山真由

社團法人行為科學管理研究所顧問。株式會社WILL PM International行為科學管理的認證教練、行動塑形顧問、行動養成教練。日本行為分析學會會員。

大學畢業後,曾於醫療機關工作,後就職於策略顧問公司。在日本負責國外品牌展店的廣告活動,同時也負責培育店長及員工。現在作為日本少數的女性行為科學管理認證教練,一年舉辦九十多次自主管理講座。教授對象之廣,從企業的一般職員到管理階層。作為課後輔導,富山真由導入了「行動習慣化訓練」,在企業「達成目標」與「培育下屬」的領域中,持續獲得豐碩的成果。

興趣是藉由慢跑與瑜珈,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最近喜歡在週末爬山,享受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核果文化《持之以恆的科學:運用行為科學管理自己,讓一拖再拖的事變「想做的事」》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