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還是有不少政治人物覺得,這樣的投資還是不夠。來自嘉義縣民進黨籍立委陳明文與來自屏東的立委蘇震清進一步疾呼:「台灣能不能打造一個『環島高鐵』,讓屏東縣民也能享有便利交通運輸工具?」出身花蓮的原住民立委高潞‧以用也不示弱,要求中央評估花蓮市區蓋輕軌的可行性。
光六都捷運藍圖 總經費就飆破1.2兆
根據《遠見》彙整,光是六都,包括已納入前瞻計畫核定及規劃中的未來捷運藍圖,總經費更高達1兆2000多億元。若這些計畫通通落實,未來六都新增的捷運軌道路線就達890.8公里,是目前已通車的雙北、桃園、高雄捷運總長度258.69公里的3.44倍。
若以北捷現有營運長度136.6公里來算,意謂著未來將再複製6.67座北捷。
其實,無論是捷運、高鐵或台鐵,各縣市之所以會對軌道驅之若鶩,其來有自。
首先由於軌道運具運載量大,運作良好的話,能有效取代汽機車等私有運具,解決塞車問題,相較於公車,其班次頻繁、定時、車速快,也符合現代人「分秒必爭」的需求。
另外,台灣擁有2151萬汽機車數量,偏偏機動車輛產生的汙染量占總空汙量相當高的比例,有違節能減碳的國際潮流,因此,藉由軌道運輸來抑制機動車輛、改善環境,就成了當務之急。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軌道運輸往往搭配著都更、新市鎮開發、產業鏈發展等都市計畫,也就是所謂的「大眾運輸發展導向(TOD)」的都市設計概念,因此對於都市空間以及永續發展亦有相乘效應。
甚至,捷運帶來的人潮還能進而活絡區域的商業活動,其中,與台灣國情相近的香港、新加坡、日本,因捷運而繁榮的案例就比比皆是,因此,躋身為「捷運都市」則成為各縣市的主課題。
交通部長賀陳旦也指出,台灣是能源進口國,軌道運輸還能有效減緩對原油進口的依賴。其次,台灣公路系統過度發展,各縣市每年合計砸下300億元在擴建、整修道路,間接刺激汽機車量成長,其中更有6成經費是用來徵收、買地,僅4成用在土建。相對而言,捷運多半依著現有道路興建,徵地成本節省許多。
「最重要的是安全!」賀陳旦語重心長地說,台灣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在全球名列前茅,每10萬人死亡人數是13.2人,其中機車族占61.08%。死亡率是軌道大國香港的7.33倍、英國的4.89倍、日本的3.41倍,更促使政府積極推動軌道建設。
事實上,交通部2016年統計,北捷、高捷和高鐵運輸人次分別是202.2萬、17.2萬、15.5萬,皆已創下歷年新高,足以見得台灣正往軌道國家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