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清明節媽媽祭拜爸爸總是草草了事,以為她不愛了,到深夜我才發現真相

2017-05-09 09:47

? 人氣

來到富德公墓,我看著靈骨塔位的那張照片、那個姓名,雙手合十,在心中劈哩啪啦沒放過能近距離說話的機會,母親則是站在一旁,僅僅是手心合十拜了拜,便停下等候。有時候我總覺得,他們好像沒有很熟……

社會對於普遍單親出生的孩子,幾乎不吝嗇無條件賦予「成熟懂事」的基本加分裝備,這樣的視角來自感同身受、同理、憐憫、也可能來自敬佩或純粹刻板印象。然而媽媽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每當聚會時──「哎呀!張太太,妳一個人撫養三個孩子,真的好辛苦!」王太太緊緊挽著老公的手噓寒問暖著,還不時逗弄發出超強閃光。

從小,我看著陌生至隔壁的王太太、熟至親戚其實都常透漏著同樣說不上來的「幸災樂禍」感,在寒暄了幾回後,每當母親回到家中散發出空虛的味道,才逐漸明白她肚子裡能有多少不甘心。

「張太太,妳一個女人肯定很孤單吧?」

總在她身邊左右護法的我,每每聽到這句話就不自覺翻出白眼,怎麼就不會有人對著單親爸爸說「你一個『男人』肯定很孤單吧」?喔,原來連單親都有性別歧視?

怪不得明明性格活潑開朗,仍寧可窩在家裡一整天,也沒看她像電視劇裡演的婆婆媽媽們一樣,組成婦女團喝過任何一次下午茶。想必那樣的聚會,會給她不少自尊的低落感吧!畢竟當她們聊老公時,她該說些什麼?是陪笑?還是只能永遠重複老公過世前的故事?

每當兒女回到家──「女兒啊,我跟妳說,今天我……」每天,即便她知道我忙於工作與課業,回家後總是精疲力盡,她仍無情用那永不缺子彈的機關槍攻擊,相信單親的孩子都理解這種感受,當下好累,有時也會顧不及孝順,忍不住忽視不回應。

但我們都會理解,那是因為她再也沒有那位「老伴」聽她嘮叨,在她的生命中除了孩子、還是只有孩子。

每當清明節──「明早起來,一起去幫妳爸掃墓」母親打開我的房門說。

「妳爸。」來到富德公墓,我看著靈骨塔位的那張照片、那個姓名,雙手合十,在心中劈哩啪啦沒放過能近距離說話的機會,母親則是站在一旁,僅僅是手心合十拜了拜,便停下等候。有時候我總覺得,他們好像沒有很熟。

擺完了供品、插了香、燒了金紙,還想多待一會兒的我動作顯得緩慢,

「好了,用完可以走了。」但母親總是催促著。

某個晚上,我聽見她房間的騷動聲,過去一看,原來是正翻著那本破舊的結婚紀念相冊,上頭還有著當時因吵著離婚而留下的剪刀破壞痕跡……

「其實妳爸,當初也是很疼我的」她這麼說。

那刻我明白了,在我們忙於工作與生活時,她那一人在家的時光裡,有太大把的時間去思念他老公,而非像小孩因為忙碌才特別珍惜某個節日,在她的人生中,那個男人是何其重要,甚至可以說揮之不去。

而「你爸」這樣的稱謂,也使每個單親孩子只會意識到「他是我爸」,有誰會想起他是「母親的老公」、一個當初答應要牽著她的手走到最後的男人、一個在我們各自長大成家後那位陪在媽媽身邊的「老伴」?

單親的我們,肯定常常忘了,對嗎?

辛苦了,敬全天下所有單親媽媽們。

*作者簡介:張恩慈,現職新媒體,號稱通才的世代造就幾乎無所不會的廣(ㄗㄚˊ)度。單親、同性身分,使得對於家與情感話題特別細膩敏感。每逢佳節總能有一層更深得體悟。

封面圖片為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Pat Cullen@flickr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