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溫柔」比辱罵更可怕!她30歲的弟弟整天在家不工作,她這樣對母親說

2017-05-18 06:20

? 人氣

(編按)「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是你的焦慮」最擅長「用關係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在新作中,用一段段親子間的交換日記,觸摸讀者心靈最深處的焦慮核心...

親愛的恩恩:

用「內在小孩」來形容人心裡的焦慮,的確讓焦慮感變得可親許多。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將內在小孩想成心底最深最深的那份焦慮,是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媽媽也想和妳談談弟弟的問題。妳是知道的,弟弟內向的個性常常讓我感到煩惱:他大學畢業都那麼久了,除了剛畢業時願意出去上班,辭去當年那個工作後,就每天荒廢在家裡,只靠打點零工,根本沒辦法賺錢養活自己。

媽媽曾經帶他去職業介紹所,但他一副興致缺缺的模樣,輔導員問話,他不大搭理,眼睛也不好好看著人家,怎麼可能會有人想幫他找份好工作?

媽媽也曾對他說:「如果還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要不去考個研究所吧?」沒想到他卻回我:「你怎麼確定考研究所就能找到好工作?一張文憑在社會上就有這麼了不起嗎?」媽媽真覺得奇怪,跟我講話就這麼能頂嘴了,怎麼到外面去安靜得像隻貓一般?

妳看,這麼多年過去,他都快三十歲了,一點工作資歷都沒有;個性扭扭捏捏,女朋友也沒有著落。現在倒好了,非必要就不出門,只會在網路上看東西、買東西,打電動、聽音樂、看漫畫…正經事沒學到半樣,玩樂學會了不少。(延伸閱讀:找不到生命價值所以變成繭居族?

平常除了媽媽會煮晚餐給他吃以外,他幾乎都叫外食,連買東西都不用跨出大門。妳看外邊是怎麼形容他這種人的?「尼特族!」唉,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恩恩,妳知道媽媽是真的老了,我再這樣讓他靠,還可以靠多久?如果有一天我和妳爸爸都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他一個人該怎麼辦?妳有自己的家庭,媽媽也不希望他成為妳的包袱。

恩恩,告訴我,媽媽該如何了解弟弟心裡的焦慮?該怎麼做才能幫幫他呢?

媽媽

2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們好像只能在如此有限的人生中,展現最大誠意讓親愛的人知道。(圖/Fernando Brasil@Unsplash)

親愛的媽媽:

您知道嗎?太無能的人和太能幹的人,有時是同樣的心情,同一種人。

我認識許多能力很棒的人,卻不容易感到快樂。他們常常仰賴「事有所成」的感覺,以成就感作為養分,才會感受到內心愉悅,生活有動力。

我也認識許多自認為(被認為)無能的人,他們生命中根本沒有所謂成就感的養分,所以每天閒耗日子好像也不打緊,旁人怎麼嘮叨勸誡彷彿都不在乎,但我想他們內心深處仍是有所感的,只是躲進內心世界的城堡,豎起城牆和護城河,拒絕與外界有所交流。

如果用耕種來比喻,太能幹的人看來雖像勤勞的農夫,卻沒有足夠耐心等待農作物發芽成長;他們閒不下來,內心隱約藏著怕農作物發不出芽的恐慌;雖然知道天地萬物各有所命,卻沒辦法忍受無法掌控。唯有收成的一刻,所有喜悅才會一起湧出,但沒過多久,又陷入下一次收成的等待。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皓宜心理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