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十誡」是波伊曼(Louis P. Pojman)教授在他的著作《哲學:智慧的追尋》(Philosophy: The Pursuit of Wisdom)一書中所說的,響耳入心。我在政大哲學系教書的第一年,便將它翻譯出來給哲學概論課程的修課同學參考。
雖然名為「哲學十誡」,事實上,它也可做為學習十誡、生活十誡,乃至於生命十誡。送給你,希望你擺入你的智慧工具箱裡。
不是期待你主修哲學,不是期待你以哲學為專業,而是希望無論你在大學裡主修什麼,規劃未來以什麼為生,都千萬要學些哲學,並且以哲學指引你的人生,活出自己的人生格調。(延伸閱讀:為什麼台灣中學生不上哲學課?)
一、讓好奇的精神充滿你的胸懷
生命有何意義?哲學源起於對於宇宙、對於我們是誰、對於我們從何而來,以及我們往哪裡去等諸多問題深深的好奇。
二、對任何事物,在有證據讓你信服它是真理之前,你要保持懷疑
對那些宣稱自己掌握真理的人,你要持著合理的謹慎和適度的懷疑。懷疑使你的靈魂積鬱通暢,不要害怕智性的探索。就如約翰‧哥德(Johann Goethe, 1749-1832)所說:「大眾害怕理智,但那是愚蠢的──只要當他們瞭解害怕理智有多麼的危險。」
三、熱愛真理
「哲學是對真理的永恆追尋,雖然,那是一個注定失敗的追尋,但是,它也是一個永不會被擊敗的追尋;哲學會不斷地逃離我們,但它也會永遠的指引我們。這心靈之自由的、智性的生活是西方世界最高貴的遺產;它同時也是我們的未來的希望。」—瓊斯(W.T. Jones)
四、分割與征服
將每一個問題和理論分割到最小的必要成分,以便能小心地分析它每個部分。這是分析的方法,也是征服的方法。
五、收集與建構
從那些最小部分建立一個融貫的論證或理論。我們應該在簡單、穩固的基礎上,築起複雜而全面的東西。就如羅素(Bertrand Russell)所說的,哲學論證的目標,是從明顯到沒有人會懷疑它們的真實性的簡單命題,透過有效的論證方法,達到一個每一個人都禁不住會懷疑的荒誕結論。重要的是,去建構一個融貫的、立基穩固的、推理縝密的、禁得起反駁的理論。
六、猜測與反駁
全面的探索可能反駁你的立場的意見,譬如說,尋找你的立場之中隱而不現的錯誤,檢視一些與你的立場不符的實例。就如哲學家卡爾‧巴柏(Karl Popper)建議的:哲學是一個猜測和反駁的系統。尋找大膽的假說,以及尋找與你自己喜歡的立場相異的例子。用這個方法,透過一個消除錯誤的方法,你便會間接地、逐漸地逼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