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位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私訊分享《未來人KFK對未來40年的預言》,據說跟美國滿天飛的陰謀論一樣紅,人人都私下觀看及分享。裡面對於未來地球環境的描述,除了戰爭之外,基本就是說,延宕氣候行動將造成人類社會巨大的成本,包括對生命和生活、商業活動、經濟和社會體系所造成的巨額損害。未來人花這麼大的力氣穿越到當代,就是提醒我們要開始行動,因為最大的成本,就是不做任何事的成本。
這還需要未來人來說?!無數人包括我、綠學院、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甚至大寶法王、達賴喇嘛都說過類似的話,奇怪的是,效果都沒有KFK強,而且這是一個甚至無法驗證是否為真的人。
為什麼?
因為當真相的複雜性超出了我們一般人的理解能力時,我們更期待一個未來人、一個陰謀論,只要按下快捷鍵,簡單的答案就會跑出來。
因此,我這篇文章,將試著用快捷鍵的方式,教你如何從詭譎難測的世界局勢中,找出對你我發展有影響的關鍵問題,光知道什麼是未來還不夠,還要知道未來什麼時候來,我整理出五個觀察重點。
觀察重點一:新冠疫情的衝擊與綠色復甦
英國為炒熱主辦COP 26的聲勢,在2019年底就宣布2020年為「氣候行動年」,承諾修正氣候變遷法,並豪邁地提出「淨零排放」的倡議,因此激發了多起新倡議等待閃亮登場。然COVID-19橫掃全球,不僅奪去數十萬生命,而且瞬間對人類發展指數(註一)、實質GDP造成石破天驚的巨大衝擊(註二),更激發了地緣政治的利益衝突。能源作為政治博弈的籌碼,最近造成國際能源價格大跌,在此同時,COVID-19卻使能源需求驟減,如此混沌多元的能源市場衝擊,為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和再生能源發展埋下更大的不確定性。
疫情爆發,市場需求放緩,人們不再無止盡消費,有些人甚至停下來思考人生的意義,這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壓力。現金流趨緊、供應鏈中斷、市場供需普遍下滑,多數企業上半年營收明顯下降,三分之一的企業現金流承受期限不足一個月。(註三)
這波疫情對第三產業的打擊最大,尤其是旅遊業和餐飲業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對第一產業(農業)的影響最小;對第二產業(製造業)的主要影響則取決於復工復產的進程問題。可以預期的是,後疫情時代的綠色復甦(green recovery)策略,必將成為各國亟待解決的問題,亦將成為COP 26的主要議題之一。
面對這樣的變局,經濟社會的各層級決策者,從個別企業到中央政府,應該如何應對?例如,企業在產品研發與設計、員工工作方式與效率、商業模式創新、供應鏈與風險管理、新商機的開發等方面的思維勢必不同往昔,綠學院七月份的產業小聚還會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