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我看到綠學院在談水泥業挖山的文章在網路上被罵翻,我看懂了其內心戲,故意打了通電話給綠學院的Julia,問他:「綠學院之前的文章都很不錯,即使支持太陽能也可以理解,但怎麼現在竟然支持挖山呢?」
大概已經接到太多抗議電話,他一反平時的熱情,冷冷地回我:「如果不挖山,地球上還有什麼材料足夠支持幾十億人蓋房子、造橋鋪路呢?難不成高樓大廈、集合住宅都用木材蓋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反問,為了要更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我決定這次不用我寫文章慣用的人文關懷語法,我將以一個消失中的木業經營者的角度,開始一系列「木業環保流言終結者」文章,破解我們內心深處對砍樹的擔憂、各種關於木材使用的環保流言,為你建構系統性的知識框架,以技術、政策、市場為支點,助攻想要心口合一的人、找尋機會的創業者與工作者,以及政策制定者,並提出我們對於本土木業復甦的全局思維。
反對砍樹,就跟反對挖山、反對使用塑膠一樣,都是假掰的文青行為
其實綠學院很有勇氣,作為支持綠色企業、綠色產業的投資人,敢毀人三觀,提出「山是可以挖的」這種觀點,能理解的讀者就已經比尋常人的思考深了一層,既然如此,我便再向你提出挑戰:「山都可以挖了,難道樹木不能砍嗎?」
「大哥,挖山已經是不得已,我還得支持砍樹?你知道每一年我們損失幾個亞馬遜雨林大小的森林嗎?我不過是看個文章,你有必要這樣折騰人嗎?」你的小宇宙爆炸了!
確實,我們時常看到新聞說「雨林消失!一分鐘有兩座足球場大小的雨林被燒毀」,直覺就是不砍樹就是救地球。
於是一個最假掰的文青行為就發生了。
我們每天用著衛生紙、紙張、紙杯、紙袋、紙餐盒,我們喜歡木材溫潤的質地,拿著木筷吃飯,使用木製家具,喜愛木材裝潢、木構建築。假日的時候我們喜歡走進森林,走在木棧道上呼吸新鮮空氣。甚至我們到日本,會特地去看古都裡的木造寺廟,走進百年木造的空間,聞著怡人的木質香氣。
然後我們反對砍伐森林。
這絕對超越去年綠學院文章排行榜第一的《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你中了幾個?》,進入假掰的最高層次。
每個人對於天然林和人工林都有自己的主觀看法,要求「一棵樹都不能砍」看起來最為安全,且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但實際上癱瘓了所有事情。
其實這是因為我想要講的樹,跟你心中所想的樹,不是同一種。你心中想的,是應該被保護自然放置的生態系,也就是天然林;我講的,是為生產生活資源目的進行砍伐更新的生態系,也就是人工林。
天然林和人工林要共存共榮、互濟共生的理想人人都會講,但是要落實到執行層面就非常困難。因為什麼地方算天然林,什麼地方算人工林,即使主管機關都已經訂好了標準,每個人都還是有自己的主觀看法。森林守護者往往將人工林的木材資源利用看成砍伐行為,或是錯把以前的人工林(例如日據時代大量種植的針葉樹人工林)當成自然林一味保護,禁止任何砍伐,追求一個心中的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