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所播放的刑事劇,經常可以看到劇中角色毫不費力地斷定「死亡時間應該是○點到○點之間」。然而實際上,死後經過時間的推斷並不像劇中所演的那樣輕鬆簡單。鑑識科也經常問我有沒有簡明易懂的推算方法可循。
基本上會根據體溫的變化、屍體僵硬程度、胃內容物的狀態來進行判斷,而德國則開發了推算死後經過時間的公式。只不過,這個公式有點複雜,稱不上方便好用。於是,我便想出一套獨家公式。但是這套公式只適用於死亡37小時以內的遺體,因為人體體溫大約37度的關係。
人死亡後體表會出現「屍斑」。這是因為血壓歸零,血液受到重力影響往下墜而沉積的緣故。屍斑在初期,以手指按壓就會立刻消失,經過一段時間則會呈現半固定狀態,再經過更久後,就算以手指按壓也完全不會有所變化。
將此狀態係數化,再套用上面的公式,就幾乎可以正確推算出死後經過時間。但是,若為凍死的情況,直腸溫度會變得非常低,因此無法套用此公式。服用毒品身亡的情況也不適用,因為直腸溫度會變高。
此外,趕赴凶殺現場的驗屍官,有時必須面對已經長蛆的遺體,這部分也跟電視劇演的不一樣。會出現長蛆屍體場景的,頂多只有恐怖片吧。然而,蛆蟲其實也是評估死後經過時間的重要指標。
警察學校教導學生「蛆蟲一天會成長1公厘」。因此只要測量蛆蟲大小,便能得知距離死亡已經過幾天。
可是,要抓住鑽來鑽去的蛆蟲,並且以1公厘為單位進行量測,比想像中還要困難許多。再加上蛆蟲會伸縮,很難測得正確長度。
所以,我想到其他的方法。
蒼蠅固定會在早晨飛來屍體身上產卵。就算當事人為午後身亡,蒼蠅產卵的時段仍舊為翌日早晨。產下的卵大約1天就會孵化,每天會成長1公厘。
而蒼蠅並不是只有第一天早晨才產卵,隔天早上也會前來產卵,接下來的每一天亦然……。也就是說,不必一一測量蛆蟲的長度,只需調查「蛆蟲的大小分為幾種類型」,便能推測死後經過幾日。
假設繁殖了1萬隻蛆蟲,適量捉取後再根據大小分類即可。若剛好符合「大.中.小」這3種類型的話,1日+3日等於死亡4日。要是有6種類型的話,則為1日+6日等於死亡1週。
再更一步來看,蛆蟲約過2週左右就會成蛹。勘驗當下有時會只顧著觀察蛆蟲,而險些忽略了蛹,只要出現蛹,就代表死亡至少已經2週了。發現蛹後會捏碎查看,若外殼分崩離析,蛹中空無一物,代表已羽化完畢,那麼死亡時間就要再多加7天以上。
能用來推斷死後經過時間的參考資訊還有一項,那就是「體內的水分」。
人死亡後,體內的水分會蒸發。比方說,警方在案發現場附近打聽到的消息指出,死者體型為「中等身材」,可是有時遺體卻是骨瘦如柴。一天大約會有50~100cc的水分從屍體蒸發,假設中等身材為60公斤,降到50公斤代表死亡時間已經過1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