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周高溫,防曬外套跟防曬衣帽怎麼挑? 3 分鐘讓你了解防曬的大學問!

2017-06-23 11:52

? 人氣

03.png
 

UPF 最早從澳洲提出後,美國以及歐洲分別都發展出自己的 UPF 測量方式,但重點是 UPF 測量出來之後,可以怎麼分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04.png
 

以上這張表,是目前澳洲系統的等級標準。一般來說,市售的衣物隨便去測 UPF 都會有 10 以上,所以歐洲的 EN ISO 13758-2 紡織品可標示 UV 防護的最基本要求,就是 UPF 必須達到 40 以上,且 UVA 穿透率必須低於 5% 才可以標示。至於台灣的相關標示法規呢?答案是沒有相關法規⋯⋯所以到底怎麼標示,也沒個政府定的規矩⋯⋯

但不是這樣就結案了,事情絕對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不然我們幹嘛特別寫一篇,又不是吃飽撐著沒事幹啊!有關 UPF 的數字,其實有非常多的眉眉角角,而一些不肖廠商就是利用這些眉角的資訊不完整,來做出不當的宣稱,讓你傻傻付錢啊,我們趕快繼續看下去!

UPF 30 真的就代表可以延後曬紅時間 30 倍嗎?當然沒這麼簡單!

來個隨堂測驗:UPF 30 代表該產品可以曬紅的時間「延長 30 倍」,如果你撐一把 UPF 50 的陽傘,可延後你曬紅的時間 50 倍,對嗎?

說對的請出去教室外面罰站⋯

趕快回想一下,這個檢測方式是怎麼做的?這是「乾燥」且「未被拉扯伸展」的紡織品去受檢測計算出來的結果。所以如果當你流汗了,或者衣服被伸展了,實際的狀況就不是這樣囉!很多防曬衣都是運動時穿,做得頗為貼身,你傲人的身材(我是說肚子,不要想歪了)很容易就會把它撐大。非常多變數都會影響到「實際使用」時的 UPF 數值:

1. 衣服顏色:一般來說深色的比較能吸收紫外光,防曬能力比淺色好。

2. 編織方式跟衣服是否伸展:編織越密或沒有伸展的衣物孔洞較小,防曬效果就比較好。

3. 衣物是否沾水:通常含水會降低散射紫外線能力,降低防曬能力。

所以標示的數值,跟你實際使用的狀況,會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別是「非貼身衣物」,像是「陽傘」或者是「帽子」這類的產品,即使織品本身有防曬能力,但光線仍然會從沒有遮密的其他方向曝曬到你身上,所以你如果以為拿著 UPF 50 的陽傘就可以延緩曬傷時間 50 倍,實際上會有很大差距喔,畢竟陽傘跟你皮膚的距離不短啊!但也不是要說這些產品沒用,只要有使用,都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05.png
 

要怎麼挑選防曬外套、衣物、帽子、雨傘等產品?

如果要透過這些外在的遮蔽達到防曬效果,那你首先要分清楚,自己是擔心曬紅、曬傷,還是曬黑、曬老?UPF 主要的測試集中在防止 UVB 導致曬紅、曬傷的情形,但對於曬黑的效果就要看相關的檢測報告有沒有提到導致曬黑、曬老的 UVA 防護能力。

另外最大的問題是,國內缺乏相關法規來規範 UPF 的相關標示。我們努力查資料後,找到一份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在 103 年針對 15 項防曬衣物的 UPF 檢測,結果多數產品的標示都不實,最常見的是誇大 UPF 的數值,其中不乏知名品牌。但這份文件居然寫著「僅供政府機關參考,請勿轉載」⋯⋯暴露出的問題是,台灣在這部分的法規不足,且政府不是不知道問題,而是沒設法去解決問題。

原則上,如果必須在上午 10 點到下午 2-3 點這段時間長時間曝曬,使用防曬衣物、防曬陽傘等產品都是合理的。顏色選擇上建議以深色為主,材質儘量寬鬆、緊密,但廠商標示的數值,目前我們實在不敢跟你保證可信,因為連政府也不知道到底可不可信。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原標題:防曬外套跟防曬衣帽怎麼挑?紫外線防護指數 UPF 的 3 大關鍵讓你秒懂!)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