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暢銷書作家施昇輝認為,家庭形塑孩子對錢的概念與認知,對還沒有賺錢能力的孩子來說,唯一要教的就是「存錢」,這是理財很重要的第一步。
近幾年,財經暢銷書作家施昇輝的「佛系」理財術:不選股、傻傻存錢買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很受小資族歡迎。而他自己大部分的身家也都放在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兩檔ETF上,力行簡單投資法。
施昇輝育有三名子女,他們不像時下的年輕人崇尚名牌,身上「唯二」的名牌是iPhone手機和Nike球鞋,而且是他們出社會之後、自己賺錢買的。 大部分人對於金錢的感受及觀念,源自童年經驗、家庭的價值觀;孩子看著父母如何花錢,聽著父母討論金錢的使用方式,形塑他們對錢的概念與認知。施昇輝說:「父母以身作則,過簡樸的生活,孩子自然也不會揮霍。」
中年失業前,開源加節流存下1000萬
在晉身暢銷作家之前,施昇輝44歲、正值壯年,突然「被離職」、丟了工作,自此成為全職股票投資人。他之所以可以瀟灑告別職場,是因當時約有1000萬積蓄(現金加股票),房貸也已還清。 當時三個孩子正就讀國中、小,施昇輝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他們「爸爸失業了」,一來不想讓他們看到爸爸的挫敗,二來怕他們擔心家裡的生計。約莫三週後,他才想通「家裡生活向來節儉,家庭財務並未變得吃緊」,這才向孩子坦白。
沒有富爸爸的施昇輝,是如何存下這1000萬的?
其實說穿了,就是靠「開源」和「節流」。 施昇輝30歲時買房子,沉重的房貸壓力讓夫妻倆積極「開源」。下班後,施昇輝用筆名翻譯言情小說,平均一個月翻譯一本;另外在《工商時報》副刊翻譯企管類文章,一個月約可增加15000~20000元收入。施昇輝太太是服裝打版師,有空也會接案。
全家過著簡樸的生活
施昇輝夫妻倆都屬高薪族群,但薪水再高、花費大的話,還是存不了錢。施昇輝和太太都是很節儉的人,從幾個小故事,可以看出施昇輝有多節儉。 施昇輝從不去百貨公司專櫃買衣服,不穿名牌;穿的常常是20、30年前的衣服。在證券業時,公司每年會做一套西裝送員工,省下很多治裝費;平常穿的休閒服全是平價品牌,只有上電視或拍新書封面照片時,才會去買新衣服。 很多人說「再窮,也不能窮孩子」,施昇輝不太認同這句話。他認為,「子女應該要和父母過一樣的生活。」他們一家過著簡樸的生活,卻沒有因此失去什麼,「親情的凝聚,勝過任何物質的享受。」 施昇輝一家平常幾乎不外食。如果到餐廳吃飯,一家五口永遠只會升級兩份套餐。如點A套餐,有湯和甜點,點B套餐,有沙拉和飲料;除了爸爸只單吃主餐之外,每個人都分享了套餐。 施昇輝說,只有在特殊日子,主角可以一人吃套餐,例如:生日的壽星、母親節時太太可以吃套餐。到某家連鎖西餐廳時,必點最便宜的主餐,再搭配免費的沙拉吧吃到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