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賴在地上不起來,就是吃定你了!心理師揭孩童內心最恐怖盤算

2020-08-06 17:05

? 人氣

有些「自我主張」,必須受到規範

對立反抗孩子往往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上與團體裡,有許多方面是需要被規範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因此,孩子得不時地調整自己與周圍環境間的關係,以符合規範。

當孩子表達出他的想法時,我們是否曾經接受?或者我們是用說服的方式,讓孩子願意順從指令?如果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他的配合度及配合的意願,相對就會比較高。

至少,當孩子提出想法及要求時,我們不直接地斷然拒絕。

比如這篇開頭故事裡的阿豪,媽媽可以聽聽看為什麼他想要繼續在沙坑玩,聽聽孩子怎麼說。這當然不等於我們就要立即答應,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顧慮和考量讓孩子瞭解,並協調是否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當我們以比較溫和的語氣與孩子對話、以比較幽默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當然也沒有必要再以憤怒、生氣的方式,挑戰大人的底線。

如何終結「哭鬧反應」?

當孩子躺下哭了,還有一點可以觀察:以往大多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孩子會停止哭泣?

例如是大人妥協了(你只要一躺,要什麼我都給你;你不想做的事,我們也算了);還是大人加以安撫,他的情緒就緩和了;或者是大人透過轉移的方式,比如他原本躺在地上哭,見大人拿出了食物和玩具,受到吸引而爬了起來。

觀察孩子是如何止住眼淚的,是在提醒我們自己是否很容易對孩子「妥協」。

優先考量「安全」

孩子躺下去哭之後,是否做出了一些更加強烈的舉動?例如用頭撞地板、咬自己、打自己的頭等。

請注意孩子的情緒控管是否出現了明顯的失控,因而在那當下,他控制不了自己邊哭邊去撞頭,無法做出比較適當的情緒反應。

面對孩子的哭鬧反應,需要優先考量的是「安全」,例如讓孩子頭部不會受傷。在處理過程中,請特別提醒自己保持沉默,不要太過於嘮叨或講道理,以預防更加刺激孩子,或讓孩子認為大人出現了妥協的反應。

此時,「無招」勝有招

若孩子總是用躺下去的方式表達情緒,其實也表示他明顯缺乏其他適當的情緒表達方法。因此,平常大人需要花時間,引導孩子遇到問題時,練習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與溝通。

如果孩子還是常常躺在地上,那麼你真的要留意了,對於孩子來說,「躺在地上」還真的非常有效果,也難怪他動不動就使出這一招必殺絕技。

孩子處在「掌控」的狀態,這時的對應方法是,我們盡可能地繼續做當下在做的事情。必要時,把你原先對孩子強調的話,再說一次。

在「抱」與「不抱」之間拿捏

「媽媽,我要抱抱!」當孩子這麼對你說,他是在對你情緒掌控,還是找下臺階?

孩子大哭大鬧地無理取鬧之後,眼看情勢不對,對你嚷著「媽媽,我要抱抱!」,面對這種情況,媽媽往往不知該如何是好,在抱與不抱之間,猶豫不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

寶瓶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