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為何疫苗能幫助人類對抗病毒?醫師揭免疫系統之奧祕

2020-08-12 12:02

? 人氣

白血球是感染發炎的推手

隨著血液循環的五種白血球中,四種是與病原體戰鬥的第一線免疫細胞,同時也是控制細菌病毒感染的發炎細胞。這些白血球就像巡邏部隊在血中循環,具敏感的偵察力與迅速的機動力,一旦偵察到體內組織受感染,白血球會黏上管壁的內皮細胞,在細胞上翻轉幾圈,穿過血管進入組織,並快速轉動趕到感染現場進行戰鬥工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很奇妙的,白血球對微生物感染是有選擇性的。細菌感染時,嗜中性顆粒白血球快速衝到感染現場,其他顆粒白血球則平靜地在血液中。病毒感染時,單核白血球衝第一線,其他白血球按兵不動。寄生蟲感染時,嗜酸性顆粒白血球是主要的發炎細胞。不同種類的白血球有不同的特殊功能,引起發炎的方式及機制也有差異。但是有一個共通之處,不同種類的白血球抵達感染現場都藉著釋放的發炎因子引起發炎反應,藉由發炎來控制感染

感染人體的微生物種類很多,略分為五大類: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和原生生物。接著就各別的發炎反應描述如下。

細菌感染

人類與細菌共存了很長的時間,但早期人類並不知道其存在,到了十七世紀有顯微鏡後,才首次觀察到細菌。最早在顯微鏡下看到細菌的是安東‧盧文霍克(Anton Leewovenhoak)。盧文霍克是一位業餘科學家,他的正業是布簾商人。十七世紀的荷蘭紡織業興旺,盧文霍克的家族紡織生意已有很長的歷史。盧文霍克年輕時先在一家很有規模的紡織公司當學徒,準備接管家業,他因此有機會學習以顯微鏡 (事實上是放大鏡)鑑定布的紋路。

他對當時的顯微鏡產生很大的興趣,但覺得不滿意,認為還可以改良並增加放大倍數。他花了工夫自己製造鏡頭,結果發明出新的顯微鏡,比當時使用的放大了百倍以上。他不只把新的顯微鏡用在商業方面,也用來觀察生物,還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昆蟲畫出來。他的業餘研究工作頗受學界肯定,但是他最重要的發現是首次在顯微鏡下看到了細菌。

他把這個新發現寫成論文投到皇家學院期刊,主編讀了報告並不相信他是看到新的微小生物,但也沒有馬上拒絕他的論文。主編做了很明智的決定,他請科學家及公正牧師由英國去荷蘭實地訪察,確定盧文霍克的發現。這些人在顯微鏡下果然看到了微小生物,認同盧文霍克的報告,於是這篇文章被刊登在當時最具權威的倫敦皇家學院期刊上。

當時的人並不清楚盧文霍克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微生物與人類的健康與生活有什麼關係。到了十八世紀,路易‧巴斯德才發現這些微生物會破壞牛奶與葡萄酒的品質。到了十九世紀,德國的醫學家羅伯‧柯霍證明環境中的細菌會入侵人體,引發嚴重疾病。他發現結核桿菌會引起人類的肺結核病,並以此為例提出一套判斷細菌引起疾病的原則,在醫學上稱為「柯霍法則」(Koch Postulate),到今日仍然很有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