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另一面,在「徵新郎」的版面上,可以看到那些以四、五行蠅頭小字來描述女性的關鍵字與描述男性的稍有不同:
TALL , Status Del/NCR M4 B’ful slim
NM girl 5’6”/17.19.87, 9:17am Delhi
Sr. Legal executive Delhi father Rtd
Sr. Air force officer.# xxxxxx
Email xxxxx@xxxxx.xxx
Call Voice Ad – (xxx)xxxxxx
TALL , Status Del/NCR M4 B’ful slim NM girl 5’6”:外表是不分古今中外描述女性的第一要素;這一句話可以直接翻譯為「高挑(tall)、纖細(slim)、美貌(b’ful),不會剋夫(NM)的女孩在尋找一個有社會地位的夫家」。
17.19.87, 9:17am Delhi:報出用於計算婚姻匹配度的生辰八字與出生地。
Sr. Legal executive Delhi father Rtd Sr. Air force officer:女方的工作與女方父親的工作有同樣的重要性──這是一位有身為退休空軍軍官父親的資深女性法務。
這種赤裸裸地以數據與種類來衡量、分類男女在婚姻市場上的價值,是印度常見的景象。在印度,求婚就如同求職一般,與台灣人熟悉的104、1111或LinkedIn等求職網站對應的是如Shaadi或Simplymarry等專門供婚姻媒合的網站。
印度人會在婚姻媒合網站上傳照片、學歷、工作經驗、身高體重、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等等資訊,打造出專屬的婚姻履歷,然後向潛在的對象投遞以求媒合。與求職相同,若婚姻履歷通過了對方(通常是家長)的初步書面篩選,下一步就是「面試」,「面試」包含了至少雙方與雙方家長,共四方的互相評量;若此四方對彼此的條件皆滿意,在見過幾次面之後就可以準備討論婚禮的細節了。
這種單刀直入、不囉嗦的婚配形式,很大地緩解了印度年輕人在而立之年以前惶惑的不安定感。看身邊有不少即使一輩子沒跟同齡異性講過幾次話、更別提有什麼交往機會,一路就讀理工學院後擔任工程師的男性朋友到了二十七、八歲仍老神在在的樣子,就是因為一旦由家族裡婆婆媽媽為主組成的婚配機器一啟動,從找著對象到成婚只是三到六個月之內的事。
「什麼時候要結婚?」我問;在與印度人稍微熟稔之後,這是一個表達兄弟情誼關切的好問題。
「今年10月。」他回答。
「哦!誰是那幸運的女孩?」這只剩不到五個月的時光阿,我心想。
「我還不知道是哪一位。」他回答得理所當然,我也相信得毫不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