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尤以第3項最為重要,因為外國資金是用全球觀點來選擇投資標的,也等於是為候選國產業發展潛力與相對競爭力做了一次詳細的綜合評量,畢竟沒有人會跟自己口袋裡的鈔票開玩笑。而第5項則正好呼應了本次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對我國的示警,我們實應進行更積極的國家體制革新與提高人力素質,才是確保國家競爭力的正途,若有了堅實的競爭力又何需擔心經濟不成長呢?這才是真正的「基礎建設」。
我對發展綠能產業有2個期許:
1. 發展綠能產業目的不是要嘉惠營建業、土地買賣業,也不是為了對減碳、能源安全產生巨大的貢獻,真正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產業發展與轉型,確保經濟動能。故應在確保電源穩定的前提下,逐步加入再生能源,更多元化能源組合,才能達成能源、環境與經濟三贏的目標。
2. 面對高風險的全球化競爭,要確保企業研發及投資意願,政府政策一定要確切、穩定與可行。政府一定要優先進行自身的改革,以利打造出一個優質的市場環境與健全的法治體系,才能引活水注入、促進產業向上提昇。
台灣手上可用的資源已經不多,促進GDP成長的用心,切莫因一時的失察或貪快,而付之東水。
作者介紹│陳中舜
從最小的奈米科學做到最大的地球工程,再從嚴謹的工程分析做到因人而異的社會調查,因為瞭解,所以更加深信綠色不只是一種熱情的信仰,更是一連串理性選擇的過程;綠色不是屬於特定階級的矯情,而是種自然而然的生活。目前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助研究員以及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綠能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嘉惠的是綠能業嗎?)
責任編輯/謝孟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