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感覺心裡很不舒服;每當我們開始談論一個新的解決方案時,就會衍生出另一個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我原先不知道的。對我來說,感覺我們好像一直在繞圈圈,毫無一丁點進展。這讓我感到沮喪和悲觀,不禁懷疑這樣做是否有任何意義,我是否應該繼續下去呢?」
切記,第一人稱陳述並非每次都能快速解決問題,別奢望在第一次嘗試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你有必要隨時準備好持續描述當下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影響你的感受。因為如果你能夠反覆描述自己的感受和背後的原因,同時保持鎮定,那麼對方就很難指責你、說你才是問題所在。
二、予取予求的人
如果你遇到一個幾乎只專注在自己需求的人,超出了你認為正常的範圍,那麼你很可能碰到了一個「予取予求的人」。有時候我們到了事後才確定他們的身分:
或許在你以為你們已經達到了「皆大歡喜」的境界後才發現到,對方似乎對履行其協議應盡義務絲毫不感興趣,而只全心在意你能夠為他做些什麼。這樣的人完全只想著別人能夠為他們做什麼事情,卻完全不會花時間或精力為其他人做任何事情。
以我的經驗來看,這種人最常出現在我們的職場上,而且通常是我們不太熟悉的人,因為他們鮮少會是我們值得稱為「朋友」的人。當他們讓我們失望、總是為我們創造比原先預期的更多工作時,肯定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壓力。因此,及早認
出這種人對你是有幫助的,他們的特性如下:
●他們的行為表現出向別人要求東西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如果你給他們一些東西,他們幾乎馬上又會要求其他的東西。
●就算他們要求太過份,也不會表現出一絲歉意。
●他們經常談論自己的事情,卻很少傾聽別人講話。
●他們會讓你覺得自己只是他們獲得想要東西的一個工具,而不把你當人看。
●如果他們收到東西後表現出感激之意,通常感覺很虛假。
●即使他們有在傾聽,卻給人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樣。
●他們會抓住各種機會讓你失望。
●有時你會以為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達到上限,但你很快就會發現並非如此。
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跟這些人保持一定距離,這通常也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要做到這一點,就是跟他們維持淡如水的關係。不過,如果我們還是得跟他們達成共識,或者(通常是問題所在)希望對方能實踐我們已經達成的協議,那麼第一人稱陳述就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聽起來就像這樣:
「我感到很火大,因為你一直要我為你做事情。我有一種感覺,好像我應該為你做的事,遠比你應該為我做的事還重要許多。我的心態是,達成協議意味著雙方都應盡其所能實現他們同意達成的事情。當我感受不到這種經歷時,我就會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