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不知道,日常生活中時常使用的說話方式,有時候是破壞關係品質的殺手,特別是在越親近的家人或伴侶之間。
有位母親剛在廚房裡忙完,走到客廳的沙發上休息片刻,才坐下來,見一旁唸國中的兒子正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她向兒子開口說道:
「孩子,你怎麼不去幫我倒杯水呢?」
孩子應了聲:「噢!」,離開座位去弄了杯水遞給媽媽,臉上的表情不是很愉悅。
母親心想,我整個早上忙進忙出,你在那邊翹二郎腿看電視,請你倒個水給我,還給我擺臭臉。她忍不住唸了孩子說:
「你怎麼都不能體諒一下你媽媽的辛苦呢?」
「好啦!我知道了啦!」孩子不耐煩地回應。母親聽了更不開心:「你難道就不能口氣好一點嗎?我是你媽,不是妳家傭人,好嗎?」
「好啦!我說我知道了嘛!我沒有那個意思啦!」
這是一段令母子雙方都感到洩氣的親子互動片刻,卻是經常在家中上演的戲碼。不過,就是媽媽請兒子倒杯水,問題出在哪裡呢?
我們不難發現,這位母親對孩子說出的話語中,有一些共同的模式,裡頭常是「怎麼沒有……?」、「為什麼不……?」、「怎麼不會……?」、「難道不能……?」的句型結構。
這是一種典型的「質問式」句型,語句中帶有否定的字眼,並以問號做為結束。常見的包括:
「離開時怎麼都不關門?」
「你為什麼沒有順道幫我帶點東西?」
「你怎麼沒有找我一起去?」
「你難道不能體諒我一下嗎?」
「怎麼沒有先跟我說一聲?」
大多數的人聽到這樣的話語,心裡都是不舒服的。因為其中帶有濃厚的指責與否定意味,不是指出了我們沒有做到的事情,就是貶抑了我們的人格與形象。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說話的人不一定有意要指責或否定對方,通常只是在傳遞出一份「請求」。像是前述例子中的母親對孩子說:「你怎麼不去幫我倒杯水呢?」,真正的想傳達的,是請孩子幫忙倒杯水,希望孩子展現體貼,而不是真的想知道孩子不去倒水的原因。
只是,聽在孩子的耳裡,他感受到的是被母親責難:「我不夠體貼,我不是個乖孩子!」,自然會產生防衛心態。
如果孩子直覺地回應:「妳又沒說妳渴了,我怎麼會知道?」接下來,免不了的是更加針鋒相對的場景。
如果,換個說法,直接表達自己的期待,或許就可以避免接下來關係的緊張甚至衝突。
例如:「孩子,我好累,有點渴了。請你幫我倒杯水來,好嗎?」這便是直接請求,兒子應該會很樂意為母親效勞的。
當我們說出質問式的語言時,表面上似乎是要對方解釋沒做到某事的原因,事實上,我們一點都不想知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