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相愛著,卻無法跨越之間那條名為隔閡的線,在不願前進與不想後退間來回拉扯,久而久了,阿隆與阿貞漸漸疏遠了,過去總在談的結婚移民去美國的願景一點一滴的崩解,當他們在愛情裡載浮載沉時,同時也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裡進退兩難。
阿隆沉迷在過去裡迷失未來,阿貞不想錯失愛情於是緊拉不放,卻沒想到讓自己前進的腳步漸趨緩,到了中後段連她也開始迷惘了,她苦心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她想與阿隆並肩前行的想法是明顯的,但無奈從對方身上感受不到,阿隆甚至對她隱瞞著對舊愛阿娟的思念,當故事走到最後,阿貞在傷心過後再度站穩腳步,與前上司梅小姐重新接上線;阿隆則在頹靡放縱後,在這浪潮裡失速然後命殞。
《青梅竹馬》從簡單的愛情故事,向外延伸了不少值得探討的議題,對家庭、對事業以及最重要的,對這社會變遷的包容與適應,如同電影的新浪潮,這個社會乃至世界自然也有它的新一波浪潮來襲,楊德昌導演可說是輕鬆的將80年代的台灣景況納入電影中。
《青梅竹馬》當然無法代表整個台灣歷史,但某種意義上看來,它確實完整地將一個年代的台灣保留住了。對現在的我們而言是受用的,但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也許太過前衛,或者說是「赤裸、真實到無法被全然接受」。
於是1985年《青梅竹馬》上映時,短短4天便因票房不佳被迫下檔,國外與國內的反應相當兩極,因是旁觀者與當局者的角度問題,國際認可楊德昌,國內卻無法接受,這是一個極為有趣的現象,間接說明了在當時,像阿隆這樣的人應當是比如阿貞那般的人還要多上許多的。
時過境遷,楊德昌導演過世了10年,《青梅竹馬》上映距今32年,現在看來仍是那樣與我們密切相關,網路的迅速竄起推使著我們迎向另一個新時代,不就像當年中興產業的出現一樣嗎?
我們都是阿隆與阿貞,在變遷裡遊走,或反對或接受,或被淘汰或者成功適應,每天每天都在不同地方上演著,1985年我還沒出生,2017年的現在我卻看著《青梅竹馬》裡的現象在思考,這是許多電影無法做到的。既然真愛經的起考驗,那麼經典自然也可以,《青梅竹馬》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原標題:《青梅竹馬》,時代在變,經典不變。)
責任編輯/謝孟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