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光滑面的檸檬塔、用昨晚剛蒸好的新鮮芋頭做的蒙布朗、看起來繽紛誘人的鮮果千層薄餅蛋糕;一個小吧台、一個蛋糕櫃,一間甜點為主的小店,也許聽起來並不特別;但如果再告訴你,這間店開在離羅東火車站需要15分鐘車程的地方呢?
沒有待在熟悉高價位甜點的城市中心,會選在宜蘭羅東中山路四段附近開店,是因為甜點師Ruby她爸爸的麵包店,當年就是在這裡收起來的。
家裡開麵包店的小孩 從排斥開店到有一間自己的甜點店
三拾手作甜點每天中午12點才開門,只營業短短6小時,或許跟Ruby小時候的經驗有關。
一個家裡開麵包店的小孩,同學們會羨慕她放學回家後都有吃不完的麵包、揶揄她身上散不掉的麵包味。對Ruby來說,麵包店的孩子就是早上要比別的同學少睡一個小時早起幫忙、不能買外面的三明治和西點(因為家裡就做麵包,買別人做的會被長輩嘮叨)。當時的她對於這個身分,或許埋怨的心情還多一點。
長大後,Ruby和姐姐各有自己的工作發展,到台北去打拼;爸爸和媽媽則在宜蘭繼續經營麵包店。不過,2007年的金融海嘯讓爸爸迫於財務考量把麵包店收了起來,在Ruby和姐姐的協助下,將經營近30年的店面改成提供少量的公司團購。
工作量似乎減少了,但為了堅持品質,Ruby的爸媽都是每天一早做好產品,再親自開車把產品從宜蘭送到台北,全部忙完也得花一整天。
「他們很堅持產品隔夜會不好吃,一定要當天做…後來漸漸發現爸爸年紀大了沒有體力開車,有時候我也會特別休假,開車部分由我來負責,他比較不用這麼辛苦。
真的讓我決定回來開店,是有一次爸爸把東西送到台北以後,我看到他露出難以形容的笑容。畢竟一間店做了快30年,收起來、再重新拾起對自己產品的信心,是一段很漫長的考驗。」
Ruby想起爸媽的辛苦,語帶哽咽;也是因為看到爸爸一路走來始終努力的堅持自己的產品跟味道、再辛苦也依然感謝那些夥伴,這種堅毅的精神讓她真正下定決心,想開一間自己的店,也能傳承爸爸的堅持和對產品的情感。
年過30才從零開始,「我真的做得到嗎?」
店也不是說開就開。Ruby先放下工作,花三個月去日本的藍帶學校學習做甜點。「我學西點主要是,我相信西點跟烘焙有很多理論是接近的,如果我今天真的想學習這塊、甚至傳承我爸的產品,我一定要有基礎。」
這些改變都是Ruby要面對的挑戰:她已經在連鎖咖啡廳當店長,要重新進修,得放棄穩定的薪水和生活;再者,雖然是麵包店的二代,但從小看到大的麵包做法,不代表她真的都會。像是蛋糕抹面、桿塔皮這些做甜點的基礎,對她而言卻一點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