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至親、痛苦不堪時該怎麼辦?她走過地獄一回,找出人生低谷時我們最該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2020-10-15 14:07

? 人氣

Lucy Hone是位協助人們走出逆境的心理學家,當她的家鄉紐西蘭發生大地震時,她以自認為有效的方法幫助災民。但有一天當她自己成為受害者時,她才瞭解所學的方法對於悲傷者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於是她以自身為實驗對象,花了五年的時間,重新找到了讓人們走出傷痛的策略。而有三個方法,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圖/PCMC)
(圖/PCMC)

創新點:捫心自問:「這是在幫我,還是害我?」

本文三大重點:1. 將研究結果應用在日常生活。2. 缺乏實證的「專家建議」等於「紙上談兵」。3.強化心理韌性的三種方法。

1. 將研究結果應用在日常生活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人數累積已達3,100萬人,有超過97萬人喪生。疫情期間,許多人歷經失業,失親及失去朋友的傷痛,亟需外界伸出援手與陪伴。專研「心理韌性」的科學家Lucy Hone表示,人的一生中多少都會經歷天災人禍等逆境。當心力交瘁時,如何走出傷痛,堅強迎向未來,成為決定往後生活品質的關鍵。

(「心理韌性」又稱「復原力」,英文為Resilience,指心理面對壓力時能迅速恢復的能力。)

Lucy Hone 2003年在美國賓州大學取得「應用正向心理學」碩士學位,2010年開始研究「心理韌性」,與她的指導教授一起訓練自阿富汗返國的110萬名美軍,協助他們的心智能像身體一樣健康。她覺得將學術研究結果應用在人們日常生活,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情。結束訓練之後,Lucy Hone回到紐西蘭南島第一大城「基督城」的家鄉,開始她的博士研究。

2011年基督城發生芮氏規模6.3的強烈地震,Lucy Hone為了幫助災民走出震後期,於是暫停學業,與官方及民間組織合作,從事各種社區服務。她將所學有關如何增強心理建設及復原的想法及作法,毫不保留的應用在災民身上,覺得這是她發揮所長的最好時機。但2014年週末假期的一場家人意外,讓她對過往所學的成效徹底改觀。

(圖/Straits Times)
(圖/Straits Times)

2. 缺乏實證的「專家建議」等於「紙上談兵」

當時Lucy Hone與好友兩家人一起開車出遊,12歲的小女兒Abi坐在好友車上,被一輛違反交通規則的汽車撞上,車上3人全部喪生。Lucy Hone的角色頓時從一向輔導他人的專家,轉變為亟需專家輔導的受害者角色,但她一點也不喜歡這些「專家」給予的建議。

這些「專家」告訴Lucy Hone,她可能會與丈夫分居,甚至離婚,她可能會患有精神疾病。Lucy Hone覺得這些提醒根本是落井下石。他們給Lucy Hone的文件中,列出悲傷者會經歷的五個階段:生氣、談判、拒絕、沮喪,接受。輔導員告訴Lucy,未來五年她可能都會在悲傷中度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創新拿鐵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