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是,就算不是正式的診斷,這個調查也告訴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有許多孩子都在承受情緒上的困擾,並且,他們不知道如何調節這些情緒。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內在世界──自己有哪些情緒?那些感覺?身體有那些感受?怎麼處理這些感受?每個人每天都在不斷經歷各種情緒,也在用自己的情緒調節能力來面對這些感受。
當一位孩子無法有效處理情緒與身體感受時,就會出現許多行為問題,像是無法專注、衝動、和同學互動時常常起衝突、暴怒、自殘、憂鬱與焦慮。如果大人只看到孩子呈現出來的行為問題,就可能將孩子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負面童年經驗研究」(註三) 顯示了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經歷過至少一種童年負面經驗,這些童年負面經驗包括肢體暴力、言語傷害、性侵害、疏忽、目睹家暴、或是父母有藥物酒癮問題。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孩子生活在父母嚴重控制下、充滿暴力的社區、或是經濟貧困的環境中。
當人的大腦偵測到周遭環境的威脅與危險,身體就會進入「反擊或逃跑」模式,讓孩子使用劇烈的方式做回應。而如果無法反擊或是逃跑時─譬如侵害孩子的人就是孩子父母或是親戚─就有可能進入「凍結」模式,讓自己麻痺無法感受情緒。
貝塞爾‧范德寇醫師提到,孩子所呈現出來的行為─像是暴力傾向、無法克制的衝動、自殘等等─不管大人們多麼無法認同,但是這些都是孩子為了適應環境的「存活機制」,是孩子經歷創傷後的壓力反應。
譬如,長期生活在受創環境下的孩子,他的大腦已經習慣將周遭環境視為威脅,於是,許多受創的孩子會在學校被老師誤以為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因為這些孩子一直不斷在觀察擔心有沒有危險,上課無法專注。或者,許多受創的孩子因為長期處在「反擊或逃跑」模式,習慣用劇烈的方式回應,像是經常暴怒或是與他人起爭執,而這些行為症狀可能就會被診斷為「對立反抗症」。
如果我們只看到孩子呈現出來的行為,那麼我們就忽略了真正要處理的問題─如何讓孩子學習如何自我調節,來面對人生中會碰到的挫折與壓力?
孩子要能調節情緒,才能有良好的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的治療中,使用藥物的確是其中一種治療方式,但是,范德寇醫師擔憂,吃藥的功能只是抑制情緒,這樣走捷徑的治療方式並無法幫助個案發展出自我照顧的能力。我們真正要處理的問題是:
這些孩子如何處理情緒?他們在情緒來時,如何讓自己平撫下來?誰真正了解和關心他們?當孩子覺得無助時,可以找誰幫忙?他們感受到被支持、被了解嗎?他們有歸屬感嗎?和人相處時,他們感到安全嗎?孩子需要能夠有效的調節自己的情緒,才能夠有良好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