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的女兒基雅拉告訴我,她正為憂鬱、焦慮和藥物成癮所苦,我很難接受這個事實。她的父親和我一直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但還是難以接受──這麼有魅力、關懷他人的女兒,這麼受老師、朋友與家人喜愛的女兒,竟有這樣的診斷結果。對我們來說是一大打擊。
我感受到任何一名母親在這種情況下都會有的情緒──害怕、難過,並決心盡一切力量找到可以幫助女兒的方法,卻也同時對女兒產生一股強烈的驕傲感。
儘管向人求助會展現自己軟弱的一面,每一秒鐘她都奮力為自己作戰──最終她沒有隱瞞我們,而是向我們坦承一切──這種坦誠的勇氣,令我感到驕傲。
身為一名母親,我從來沒有這麼強烈希望她能聆聽我的話語,真正聽進我說的字字句句。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她,向外尋求幫助是一種力量的展現;而我會在這一路上陪伴她踏出每一步。
我立刻埋首鑽研,學習一切與精神疾病相關的知識,並聯絡心理諮商師,將協助基雅拉邁向復原之路的所有線索湊在一起。尋找資源並不容易,我們必須信任陌生人給予的建議,並做出重大決定。
我們很幸運,有辦法找齊足夠資源讓基雅拉開展復原之路。但是我無法想像,那些沒有如我們一般擁有資源的家庭,如何面對這樣的問題。當我們盡全力幫助女兒的同時,我們也清楚看到,人們無謂地承受現有精神醫療體系缺乏結構的苦果。
很清楚地,應該有人做出改變。我擔任紐約市市長夫人後,立志將改善精神醫療相關事宜作為首要任務。我與先生白思豪市長(Mayor Bill deBlasio)攜手並肩,企圖讓紐約市帶頭,成為最需要的人都能輕易獲得醫療服務與支持系統的城市。白思豪市長接下來的四年任期內,預計在精神醫療的項目編列5百億美元經費。2015年下半年,我們更推出了「繁榮紐約」(ThriveNYC)計畫。這是將紐約市精神醫療系統打造得更有效率的行動計畫。同一年,我們邀集全國各地的市長,呼籲他們進行同樣的變革。
光是在紐約市,與精神疾病有關的危機規模就相當驚人。據報,有將近百分之八的紐約市高中生曾有自殺企圖。每年有相同比例的紐約客經驗與憂鬱症有關的症狀。再來,每年平均有1800個死亡案例,18歲到64歲成人的急診個案更高達7萬件以上,都可歸因於酒精濫用。
根據「繁榮紐約」的研究,非故意藥物濫用所造成的死亡人數,遠超過兇殺案與駕駛意外死亡加起來的總人數。
基雅拉將痛苦轉化成力量的來源。她正在努力復原中,並設法為面臨相同困境的年輕人發聲。她也計畫投入社工領域的工作,以幫助更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