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偏好生茶,中老年偏好熟茶
「生茶」與「熟茶」的差異,乍看之下與新茶與陳茶類似, 其實卻是截然不同。這是表示部分發酵茶烘焙程度的說法,介於生茶和熟茶之間的稱為「半熟茶」。
部分發酵茶通常以發酵程度分類,台灣將輕、中發酵茶定義為包種茶,重發酵茶是烏龍茶。烘焙是製茶最後階段進行的烘茶作業。去除多餘水分不光是為了保持品質,也是帶出溫潤美味的技術。
烘焙程度依次數或花費的時間分為輕火、中火、重火,成品即俗稱的生茶、半熟茶、熟茶。
在台灣隨著高檔化趨勢的興起,未經烘焙的生茶比例逐年持續上升。生茶有著似花香的新鮮茶香,爽口俐落的味道是其魅力。另一方面,仔細烘焙過的熟茶受到烏龍茶專家的喜愛, 無刺激性的溫潤口感與深厚滋味令人著迷。
如果找到喜歡的茶,請試喝比較烘焙前後的味道。良心經營的茶鋪都會接受這樣的要求。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會大大影響咖啡的風味,由此可知茶的烘焙也很重要。
生茶:烘焙前的茶葉保有高山茶特有的高雅香氣與鮮味。外觀很翠綠,莖梗也呈現淡綠色。圖為杉林溪春茶烘焙前的茶葉。
熟茶:烘焙後的茶葉變成偏紅的暗色。香氣及味道變得穩重,感受得到烘焙茶特有的芳香。經過反覆烘焙的茶葉上有明顯的揉茶痕跡。圖為杉林溪春茶烘焙後的茶葉。
作者介紹│林鼎洲
一九三三年出生於屏東縣恆春。台北科技大學畢業後,任職於國營纖維公司。一九六四年以公費留學生的身分赴日,返台後曾在研究所工作,擔任纖維廠的設計與經營,在纖維廠的專門學校任教至一九九三年。一九八一年開始研究茶,曾在台北市經營上園茶莊。根據學術理論,深入研究茶的品種、培育條件、加工等關於茶的一切。向傳說中的製茶大師陳德意、陳阿蹺習得最難的選茶方法及烘焙技術。佛學造詣亦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采實文化《窮究台灣茶:如何選購、享受台灣茶》
責任編輯/陳怡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