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洗腎?洗腎分2種?簡易圖解認識「洗腰子」和「洗肚子」哪裡不同

2017-08-31 05:20

? 人氣

1
 

無論是自體瘻管或人工瘻管,患者都會有血液感染或瘻管因血塊而阻塞的風險;透析時,患者也可能因體內毒素快速移除的緣故,產生痙攣、噁心、嘔吐、血壓不穩定等症狀,且患者的殘餘腎功能較易喪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腹膜透析

與血液透析不同,腹膜透析法不必將血液抽出,而是以患者的腹膜為媒介,注入透析液吸收體內多餘水分與廢物,再將它們排出體外的療法。

腹膜透析可在醫護人員指導後,由患者或照護者在家或是適合透析的場所自行操作,透析之前,醫生會在患者的腹部植入一根軟管(腹膜透析導管),作為未來透析液進出的管道。

相較於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時間彈性較高,也較不會損害患者的殘餘腎功能。

在操作上,患者的腹部會被注入一包含有電解質與其他添加物(如葡萄糖)的透析液,接著患者便可取下容器、收好導管,自由進行日常工作,四至六小時後再將空的容器與導管連接,排出使用後的透析液。如此流程在一天內需執行四到五次,包含一次在睡前注入透析液,並於起床後排出。

4
 

除了手動換液以外,也可透過機器操作腹膜透析,患者會在睡前將導管接上機器,由機器在睡眠期間執行三至五次換液,再於隔日睡醒後重新注入透析液,就可將液體保留至睡前排出,有些患者甚至會在隔日中午手動進行換液,增加體內廢物與多餘水分的排出效率。

腹膜透析雖然方便,但它也存有風險,因為換液過程不是由護理人員執行,患者若是維護不慎,細菌可能就會在導管孳生,進而引發腹膜炎。

此外,若患者沒有在規定時間換液,飽和的透析液將無法再吸收多餘水分與廢物,反而可能將以上物質送回體內,再者,身體也會吸收透析液中的葡萄糖,由於葡萄糖含有熱量,多餘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患者的體重可能因此提高。

2
 

洗腎之後的二三事

腎功能一旦減退便再也回不到從前,當慢性腎臟病患者走到洗腎的階段,代表他們必須終生與洗腎為伍,不過,洗腎是維持生命的方段,只要照護得宜,甚至有機會排到換腎手術。

當患者開始洗腎,飲食方面有些眉角需要留意,醫生可能會依洗腎方式不同給予不同建議:

血液透析

接受血液透析療法的患者,在飲食上需要限制鉀(如紫菜、菠菜、香蕉、奇異果等)、磷(如紅茶、可樂、啤酒等)、鹽和水分的攝取量,但不限制糖分(糖尿病除外),並補充適度蛋白質(肉類、魚類、奶蛋類)。

腹膜透析

若患者使用腹膜透析法,患者需補充適量水分,但不必限制含鉀類食物的攝取量,且醫生可能會建議攝取較多的蛋白質,但在含磷類食物方面仍有限制。

雖然洗腎是長期抗戰,但只要遵照醫護團隊指示,一樣可以活得健康又自在。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原標題:洗腰子 VS. 洗肚子:認識洗腎)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