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狼師、狼親戚、狼鄰居,連公園都危險!專家:家長務必教孩子3大警覺,別再讓憾事發生

2017-09-20 09:00

? 人氣

日前宜蘭一名男童因為要前往籃球場叫哥哥回來吃飯,遭有性侵前科的陳姓男子,用腳踏車載至附近未完工的農舍性侵得逞,男童脫逃後向家人表示自己被侵害,全案才曝光。

台中市某安親班負責人, 疑似多次在車上性侵落單國小女學童,部分學童因害怕不敢上安親班而告訴學校老師,警方調查已知有三名學童受害,但初估受害學生可能達十多人。這起性侵案件會曝光,起因於學校老師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如何自我保護,一名受害女學生才終於忍不住,向老師透露遭受安親班負責人性騷擾,老師也趕緊將學生轉介至輔導室輔導。

嘉義某國小校長爆發性侵醜聞,多次對就讀三年級及一年級的一對姐妹做出不當舉動。聖誕節前夕,校長疑似又以糖果引誘女童,在校長室用手指觸碰女童下體,女童回家後向母親哭訴,母親一氣之下決定報案。

無論是男孩、女孩都可能成為性侵害的對象,由過去國內發生的案例可知,小男生因為警戒心較低、也較缺乏相關知識,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向大人陳述受到傷害,反而更容易成為連續性侵害的對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近三年兒少犯罪事件的被害類型比重,以性犯罪占26.09%最多。若進一步依照年齡細分,兒童(0至11歲)被害前三名類型為性犯罪、傷害及駕駛過失,發生在0至11歲女童身上的犯罪事件中,性犯罪比例高達57.35%;同齡男童身上發生的犯罪事件中,傷害(打架、霸凌等)是第一位達25.54%。而不論男女,「住宅區」都是前兩名發生率最高的地點。

孩子涉險,小心所託非人

除了陌生人突發的犯案型態之外,多數性侵案件都有跡可循,絕大多數的加害者都是孩子或家長認識、甚至於是極為信任的熟人、師長。熟識的長輩或朋友容易讓孩子降低戒心,加害人也因和孩子、家長熟識而有和被害者單獨相處的機會。因此年幼孩子必須先具有保護自己的意識,才有能力察覺蛛絲馬跡,進而提高敏感度、避免受害。

家長需要學習的是,如何辨別潛在騷擾者,避免誤信熟人且「所託非人」,特別是安親班、才藝班的老師流動率較高且篩選不易,以下幾種人格特質務必讓孩子保持距離:

● 歧視女性,或認為女性本該順服、依賴者。
● 習慣用汙衊性言語評論女性者。
● 濫用藥物或酗酒者。
● 過度壓抑自己情緒與感受者。
● 低挫折容忍力與處理壓力有困難者。

對孩子而言,從小可能就常有熱情的長輩摸摸頭、捏捏臉、拍拍大腿或搭肩,即使不喜歡也不敢說,甚至有些父母會一再傳達「人家是喜歡你才摸摸你!」等說法。殊不知正是這種錯誤觀念,縱容有心人士以同樣的手法接近孩子,探試孩子的底線。孩子擁有身體的自主權,只有他有權利同意或拒絕別人的觸摸,如果我們漠視孩子的「不舒服」,認為無關緊要甚至加以責怪,不僅孩子無法建立安全意識和身體自主的觀念,甚至有可能進一步身陷險境或受到實際侵害。父母親更不應該因為不知道如何回答或想不出解決辦法,而逃避或否定問題的存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