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不免會想,人類適應環境而擁有自動切換的能力,實在神奇。比方說我已經習慣了,只要在日本吃飯時,要是桌上沒有附上一碗味噌湯,便會覺得這頓飯少了些什麼,可是,一旦回到台灣,吃飯時卻又不會特別想到一定要配湯。身體彷彿就像是智慧型手機,在不同時區的國家會自動抓到當地時間那樣,對於飲食習慣有一種自動切換的能力。
我喜歡味噌湯,曾經說過,最喜歡在以海產為主的居酒屋,喝老闆煮的味噌湯。因為他們懂料理魚,因此也會善用魚肉魚骨烹煮出鮮美的湯。平常在家自己煮飯時也會喝味噌湯,只不過為了省事,喝的是沖泡式的即席味噌湯。日本的即席味噌湯愈做愈好,沖泡出來的口感也相當美味,湯裡的食材吃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是乾燥過的東西。
遇見過幾個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朋友,他們不愛味噌湯。起初以為是飲食習慣,覺得台灣受到日本文化影響較深,對味噌湯的接受度也高吧?但後來發現,我的小外甥女也不怎麼愛。大家共同的理由都是:「太鹹了!」
外國人嫌味噌湯鹹,倒也可以理解,但連日本人都不太能接受味噌湯,實屬奇聞。我不知道到底是我身邊的日本人都比較怪,還是因為物以類聚,我才會認識他們,在我身邊至少有三個日本朋友,都不愛喝味噌湯。味噌湯不是日本家庭的傳統食物嗎?居然會有討厭喝的日本人?
「誰說日本人就一定愛喝味噌湯的?」他們反問我。確實如此。就像也有不愛吃和菓子的日本人一樣。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更印證了這件事情。產經新聞報導,日本人有「遠離味噌湯」的趨勢。本來味噌湯應該是日本家庭必備的食物,但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日本家庭購入味噌的量,從1970 年代每年每戶家庭約12.6公斤開始一路下滑,三十年來掉了一半,到去年,每年每戶家庭只有5公斤左右。
他們又在街頭調查,以二十歲世代為中心,發現特別是年輕人都不愛喝味噌湯,一、兩個月連一次味噌湯也沒喝的人,大有人在。問他們不喜歡味噌湯嗎?倒也不是。只是說,沒有喝到也無所謂。
日本年輕人遠離味噌湯,一來是飲食習慣改變了口味,二來是健康意識崛起。味噌湯的鹽分過高是事實,再加上日本媒體近年來不斷宣傳「低糖減鹽」的效應中,不吃太甜、太鹹的食物彷彿蔚為一股風潮。
同樣被視為日本傳統食物的御飯糰,最近居然也面臨失寵的危機。主要原因是最近幾年,爆出了不少樁飯糰食物中毒的事件。例如,熊本大地震那一年,避難所就曾發生過集體食物中毒,原因就是出自於手工御飯糰。
引起食物中毒的飯糰,不是便利商店賣的那種用機器包製的御飯糰,而是用手工捏製的傳統飯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