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銷售員穿搭,就一眼識破房貸泡沫危機!他觀察超過7000名投資人,揭開了一場世紀騙局

2021-01-15 13:00

? 人氣

1997年的次級房貸危機將房貸發給信用不佳的人、證券化,導致了後來的經濟崩盤。(美聯社)

1997年的次級房貸危機將房貸發給信用不佳的人、證券化,導致了後來的經濟崩盤。(美聯社)

史特夫.艾斯曼(Steve Eisman)和他的團隊在拉斯維加斯迷茫的度過幾天後,才意識到大事要發生。他們做的決定將帶來一大筆財富,並讓他們在2000年代早期的騙局崩解時,取得領先地位。這場崩壞致使全球金融系統瓦解,並造成2007年到2010年間的經濟蕭條。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艾斯曼與文森.丹尼爾(Vincent Daniel)、波特.科林斯(Porter Collins)和丹尼.摩斯(Danny Moses)一起經營前端避險基金(Frontpoint)。他「明目張膽、氣度宏大而專注」,是天生的逆向投資者,很早就預測到1997年的次級房貸危機,並且從中獲利。

這場危機包含將房貸發給信用不佳的人,並將房貸證券化,可以說是接下來經濟崩毀的暖身運動。證券化的過程,包含將違約風險高的貸款和其他較為安全的金融產品組合,而金融界的行為者(通常是華爾街投資銀行)可以售出並獲得高額利益。

全球金融危機的根源來自房貸的證券化。在十年前房價上升時,房貸缺乏足夠的規範,一般美國人都能申辦,給予銀行家機會,將債權重新包裝、銷售給其他人。沒有房子的美國人能取得誘人的貸款,例如年收入1萬4,000美元的加州農場工人,能貸款72萬2,500美元,足夠買下第一棟房。

背負房貸的人容易受到誘惑,再買下第二棟房產。這個過程通常會重複數次,每次貸款都為證券化提供更多利益。到2005年,光是美國就發放6,250億美元的次級房貸,貸款者大多是沒有信用分數的人。貸款「產生」後,就會被轉賣給華爾街的銀行,包裝成債券後再賣給投資人。到2005年底,所謂的「次級房貸債券」市場價值已高達5,000億美元。

這類債券的名稱都很神祕,讓人看不清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金融家用許多包裝名目,製造富有保障的假象。拖車屋的新術語是「製成住宅」,這類住宅房貸的債權稱為「擔保債務憑證」。這些文字遊戲讓我們更難看穿背後到底在玩什麼花樣。

證券組合的目的在於保護借款人,不須承擔個別貸款出問題的風險,但如果看穿文字遊戲,會發現人們無法清償的貸款,都在包裝後重新售予其他投資者,而且用的是政府公債的虛假名目。艾斯曼察覺到這點,知道自己必須用新觀點評估市場,才能證實直覺無誤。於是,他和團隊決定著手揭發模糊的次級房貸證券市場。

艾斯曼對華爾街的了解很透澈,他在華爾街及周邊工作超過十年,對其中的人和手段都抱持合理的懷疑。他了解提供一般人貸款的個人和公司,也很熟悉投顧銀行中的銷售員,完全不會被他們的聲勢震懾。他在前端的團隊成員都是他信得過的人,像是文森.丹尼爾、波特.科林斯和丹尼.摩斯。文森是他在市場的雙眼和雙耳。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大是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