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時代,最美的曙光
先前有支熱門影片「為同一個名字努力」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記錄著大甲國中手球隊、長榮大學橄欖球隊、景美女中拔河隊等台灣學生,努力拿到世界冠軍的熱血過程,影片上線一週,網路點閱突破了200萬人次。看著影片,不少人不禁熱淚盈眶。
為了生活,我們拼到肝比鐵還硬,無奈薪水萬年不變,夢想什麼的不敢奢望,就連好好吃頓美食的小確幸也是妄想了,先是塑化劑、再來黑心油,又來個戴奧辛蛋,隨時補充滿滿負能量。瞄瞄新聞,台灣又被國際打壓、山被挖到禿頂……在這個沒有夢想的黑暗年代,也難怪無數肝鐵人會自嘲住在鬼島了。
好在,我們還有台灣之光!
無論是王建民、許淑淨或鄭兆村,越是黑暗的年代,我們越需要台灣之光來撫慰人心,彷彿未來不是一片黑,島嶼終會盼到天光,我們的人生也會充滿光明。
台灣不是沒人才,只是欠缺一雙穩定的大手,推動台灣健兒為自己、也為台灣追逐更大的夢想。政府的資源有限,民眾的善心也不穩定,想要台灣之光持續發光,企業絕不能缺席。
企業的努力,臺灣進步的動力
過去,企業多少給人財大氣粗的負面形象,可是隨著公民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企業重視並推動社會責任,而最有價值的企業也從最賺錢的企業,質變為最能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
可是,食安風暴還是層出不窮、台灣健兒仍為設備和經費所苦,究竟CSR能不能解決眼前的社會問題?日前昇恆昌免稅商店與臺灣國立海洋大學合作舉辦「CSR+圓桌論壇」,邀請吳念真、劉克襄、許毓仁等各界領袖,從「誠信、專業、創新、公益」四個角度,找出企業怎麼使民眾對CSR更有感的具體方法,進而從CSR找出台灣的價值,間接也為打造台灣之光指出明確的方向。
沒錯,CSR不應該只是口號,透過企業主動跳出來,並號召各界意見領袖為CSR發聲,我們對臺灣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與推動,似乎可以多一點信心。
有感CSR,台灣之光的最後一哩路
「同學在Line群組上傳的格言,都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CSR+圓桌論壇上,與談人吳念真導演妙語如珠,以一則小故事,點出了現代企業的誠信問題。他更進一步指出,誠信就是真,用看得見的事實、可以理解的語言、淺顯易懂的道理,內化於生活之中。
「山也BOT、海也BOT,因為政府的資源有限,所以企業的參與更形重要。」財政部王秀時司長幽默地說。政府財政吃緊,透過與企業的公私協力推動民間建設已成趨勢,光是2017下半年至2018上半年,就有81件共超過2000億的促參案將公告,企業善盡CSR,儼然已是台灣社會向上的重要力量。其中,政府和企業的合作要能考慮民間特色、雙方能力的限制、周密的前期規劃、以及有效的績效監督,這些都必須建立在專業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