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臺北世大運正式揭幕之前,或許沒有多少人看好這一場運動盛會能與過去在臺灣舉辦的國際運動賽事有些甚麼不同。但從2017臺北世大運的第三波宣傳影片《Taipei in Motion》在網路上開播,到開幕式以三段結合臺灣在地元素與文化歷史的表演,成功翻轉大眾對於臺北世大運的印象。扮演幕後功臣的,卻是過往被視為草莓族的Y世代年輕人。這群人,在時間的推移下,正從社會新鮮人逐步走向社會的中堅,也開始在各自的領域中大放異彩。透過亮眼的表現,他們,也正帶著背後的價值與信仰,衝擊舊有的框架,為社會帶來改變,也改變了消費行為的選擇,如:買衣、買車等。
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Y世代創新思考不受傳統束縛
或許,現在的我們還在為世大運中大學運動員的亮眼表現感動。然而,讓這場運動增色的,還有一個個在廣告、在表演背後耕耘的導演們。還記得那獲得德國紅點獎的《Taipei in Motion》宣傳影片嗎?不但在Youtube留下超過80萬的觀看次數,更成功將臺北的人文特色與運動員的力與美結合,展現全新的視野。而背後操刀的,是劉耕名、伊國賢與程紀皓等新銳導演。延續這支宣傳影片的深度與美感,在世大運開幕當天,由謝杰樺、廖若涵、林昆穎等3位導演所分別主導的「活力島嶼」、「匯聚臺北」與「世界部落」等3段節目,成功的將臺灣的歷史人文成現在這世界的舞台上,更在所有觀眾與參加運動員的眼中,為2017臺北世大運留下最佳的第一印象。
不僅如此,甫曝光不久的民國106年雙十國慶祭典主視覺設計,更顛覆以往只是追求喜氣的老調大紅設計。由設計師鄭司維領軍,帶領企劃張少濂等人組成的設計團隊大膽將臺灣民間傳統以紅、藍、綠為主色的「茄芷袋」作為靈感。透過茄芷袋的編織意象,搭配紅、藍、綠3色交織的視覺基調,象徵臺灣人民的團結,也展現不同於過往的視覺感受。這些,翻轉我們既定印象,甚至推翻傳統框架的背後,其實是一群平均年齡不到40歲,甚至35歲以下的年輕人,也是過去被視為草莓族的一群。
這一個世代的人們,其實也被稱之為Y世代,大約是介於1978年至2001年之間出生的人們,也是戰後嬰兒潮的下一代。不同於被稱為X世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Y世代年輕人的成長環境相對安穩,也是科技正飛躍性成長的年代。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Y世代,對於新科技的態度較為開放,也更願意嘗試新的方法,擁抱新思維,這讓Y世代更容易成為技術或專業領域的佼佼者。
也因位處於局勢相對安穩的時代,加上資訊流通的快速,Y世代對於生活的態度不同於X世代的人們。不再只是追求物質的滿足,不願意為了工作與金錢而活著。而是更注重自我,也是更重視內心的需求,甚至將成就感或是內心的富足視為最重要的一環。這群人們,比起工作與金錢,更重視的,其實是價值觀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