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劇院的屋頂可能會塌下來,但根據倫敦劇院協會(SOLT)最新報告顯示,倫敦擊敗紐約,成為全球最大的劇場重鎮。報告分析,大倫敦地區戲劇生態的強項在於劇場形式及作品種類的多元性。更棒的是,即使是以商業演出為主的西區(West End),平均票價也比百老匯(Broadway)更低。
大倫敦地區劇場多元 觀眾人數可觀
SOLT報告顯示,2012/13年度,倫敦劇院票房總值達到6億1850萬鎊(約新台幣318億5893萬元);這比電影票房更高,但主因是電影平均票價約6.57鎊,比一張戲票低上許多。觀眾人次超過2200萬,吸引1300萬名觀眾的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還多了4成。倫敦商業演出核心西區觀眾數目,也比紐約百老匯多了20%。
西區商業表演平均票價從35.48鎊(約新台幣1827元)漲到36.05鎊(約新台幣1856元);大倫敦地區平均價格則下滑逾1鎊,來到27.76鎊(約新台幣1430元),部分劇團提供10鎊的低價方案是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據統計,大倫敦區共有241間專業劇場,容量達11萬人。這是第一次以量化角度檢視倫敦劇場生態。但隱憂是許多劇院老舊,2013年12月時因屋頂塌陷,造成76人受傷的阿波羅劇院(Apollo Theatre)便是實例。
英國國家劇院執行總監史達(Nick Starr)認為,倫敦還需要更多劇場來滿足市場需求。他也提到,倫敦須培養下一代的製作人、導演、劇作家及作曲家等劇場創作者,維繫未來的蓬勃生態。西區多家劇場營運人阿洛特(Nick Allott)則認為,百老匯劇場在座位、洗手間與酒吧流量上都不足,難以擊敗倫敦。
成本較低 倫敦票價不及百老匯
另一方面,即使倫敦的生活消費水平整體高過紐約,紐約百老匯一張戲票的平均價格卻達100美元(約新台幣3017元),較西區平均價格高出不少。
《Time Out》劇院編輯洛可斯基(Andrzej Lukowski)對此表示,英國政府長期以來都有補貼藝術表演的制度。西區商業大劇院雖然沒有獲得補貼,卻也必須與有得到補貼的劇場競爭,因而票價無法訂得過高。
在百老匯創下單周8場次最高票房紀錄的《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美聯社)
另一個關鍵是,在倫敦演出一場戲的成本比紐約來得低。洛可斯基指出,倫敦工會較弱,因而舞台人員、技術人員以至表演者的薪水都比較少。參與大西洋兩岸劇場的製作人拉夫蒂格(Hal Luftig)也表示,在美國,劇場重鎮在紐約,電視劇與電影則大多在洛杉磯製作;但在英國,相關工作室、人員、道具等資源都集中在倫敦,因此整體成本也會比較低。拉夫蒂格也提到,百老匯劇作在電視上打廣告的規模比英國來得大,而電視廣告也是一筆可觀的花費。
親身體驗而言,一名曾去過百老匯的倫敦劇場觀眾表示,紐約劇場較為舒適,全都有空調,「你可以拿到免費的節目單,有專人帶你到位置上,服務員很有禮貌。但在倫敦,如果你買最便宜的票,劇場都沒有冷氣,劇院很破,你付了維修費但什麼也沒修。服務員很粗魯,裏頭也很悶。」
同時,英國也正在削減劇場補助金額,這將使受到補助的劇場以致整個劇場生態面臨動搖。報告也發現,只有1/5的倫敦藝穗節(London Fringe)工作者薪資達到全國最低工資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