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武術界人士告訴我,日本人認為李小龍是靠電影特效,動作才會那麼快,因此重金購買《精武門》(Fist of Fury, 1972)母帶,找出一群日本武術高手來分析。這群桃太郎研究了半天,得到相反結果:李小龍在拍片時,必須將動作放慢,否則攝影機捕捉不到他的身影。李小龍很欽佩身軀巨大的拳王阿里,步伐如蝴蝶般輕盈。我們看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常見他學習阿里步伐的橋段。動作巨星詹姆士‧柯本(James Coburn, 1928–2002)評論:「李小龍的力道能由靜止瞬間加速到一百四十英里。」尤其驚人的是,李小龍在《精武門》片中竟然能一腳將一名特技演員踢得破窗而去,飛得老遠。這名特技演員就是後來的武打巨星成龍。
李小龍最有名的雙節棍是中國冷門兵器,攜帶方便,也是李小龍居家必備的防身利器。一九六六年李小龍首次在《青蜂俠》連續劇中使用雙節棍,造成流行風潮。許多美國青年模仿舞弄雙節棍,結果玩出人命。為此美國不少州政府立法,禁止擁有雙節棍。一九七二年拍攝《猛龍過江》時,李小龍研究發展出雙節棍的「平行處理技術」(Parallel Processing),由一支變成了一對,雙手同時舞動,更是虎虎生風,狠辣凌厲,令人嘆為觀止。李小龍的雙節棍術是向他的學生,號稱「菲律賓棍王」的伊魯山度(Dan Inosanto) 學來的。但他不滿足原來的招數,又潛心創新研發,將雙節棍術推展到更完美的境界,已和伊魯山度的打法大不相同。我在軍隊服役時見過士兵練雙節棍,都要戴鋼盔,不然雙節棍反彈時會打得自己滿頭包,滿地找牙。
不論在體力或哲理的見解,李小龍的創意都勝人一籌。他反對武術受到太多規則的限制,例如拳擊只能握拳,柔道只能摔。他堅持搏擊應不拘形式,「Use only that which works, and take it from any place you can find it」,必要時,摘葉也能傷人。李小龍創立截拳道,將哲學融入他的搏擊信念。我在華盛頓大學的東亞圖書館翻過一些李小龍的著作,發現他對截拳武術的解說多為理念闡述,對於鍛鍊拳技的方法較少說明,只能拿書對照他在電影的表演摸索。
李小龍的著作《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敘述攻擊防守原則與武術哲學之終極目的。這本書的前十多頁敘述各種禪宗文本的片段。他將禪學融入武術的方式,令許多學武的外國人看得霧颯颯。例如書中寫著:
「空就矗立於左右的中間。虛空包羅萬象,沒有對立面;空不會排除或反對任何事,它存在於虛無,因為所有形式都根源於它。任何人認識虛無,就會充滿生命和力量,以及對全人類的愛(Voidness is that which stands right in the middle between this and that. The void is all-inclusive, having no opposite - there is nothing which it excludes or opposes. It is living void because all forms come out of it and whoever realizes the void is filled with life and power and the love of all human be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