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發現,年過70歲的老人家,牙齒數量多於20顆的人,比起牙齒不到20顆的高齡者,5年死亡率少了約60%。牙醫師表示,牙齒多不僅有助咀嚼、營養吸收,生活品質也會比較好。
日本研究團隊2015年分析新潟縣已故老人家的牙齒數量歸納出這項研究結果。中華牙醫學會口腔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耀慧解釋,牙齒和人體營養吸收息息相關,當牙齒數目越多,不僅咀嚼功能越好,可以吃更多東西,營養吸收狀況自然也更好;另一方面,牙齒功能好、生活品質也會比較好,例如家人相聚吃牛排、吃冰淇淋,若因牙齒不好,什麼都咬不動、不能吃,無形中心理壓力就會變大。
因此,日本多年推動「8020」原則,希望老人家到了80歲,還能保有20顆牙齒,以咬得動日本料理的醃漬章魚為目標。
不只牙齒數量重要,牙齦健康也不能忽視,黃耀慧說,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18歲以上民眾高達99.1%都曾罹患輕重不等的牙周問題,其中有高達46%則是罹患「牙周囊袋」大於4毫米的牙周病。所謂「牙周問題」並不等於「牙周病」,可能代表曾經因牙齒沒刷乾淨導致牙齦炎,只要刷乾淨就能恢復健康,也可能代表牙齦出現萎縮、牙齒搖晃的嚴重牙周病。
牙周病其實是一種感染性疾病,他說, 每個人口腔中本來就存在細菌,如果刷牙時忽略死角、清潔不乾淨,久而久之就會堆積髒東西「牙菌斑」產生毒素,人體免疫系統在抵抗毒素過程中,也會破壞牙齒周圍的組織,進而侵犯骨頭、牙齦,最後導致牙齒動搖。
黃耀慧指出,牙周病有4大危險族群,例如口腔清潔不乾淨,若是免疫力不好的像是糖尿病、長期吸菸者,近期研究也發現,現代人壓力太大也可能導致免疫力降低,讓細菌有機可乘。
牙周病初期徵兆包括,牙齦發炎時紅腫、出血,嚴重時可能牙齒脫落、口腔異味,有徵兆就要儘速就醫治療,刷牙時應加強牙齒與牙肉交界的位置,牙刷和牙齒應維持在45度到60度,讓刷毛可以深入牙齦。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