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經常自我同情的人生活滿意度更高,他們會更少地感到焦慮和抑鬱,情緒更加穩定。
他們的修復能力也更強,看待事物的視角更佳樂觀,無論是否達成目標,都不容易陷入負性情緒。一項追踪研究還發現,自我同情能夠幫助個體在離婚後更好地適應生活。
適當的自我同情有利於心理健康,但如果一味的沉浸於自己的感受中,過分的誇大自己的苦難,那就另當別論……
如何培養自我同情?
如果每當有不幸的事情發生,你都下意識責備批評自己,那麼也許就需要改善一下與自己的關係。以下的方法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1. 覺察那些你對自己非常苛責的時刻
你是否經常對自己說氣話、難聽的話,或是在遇到挫折時屢屢懲罰自己?
一定的負性想法確實能幫助我們調整自己的行為,但是帶來更多的往往是挫敗感。覺察到這些你對自己非常苛責的時刻,是改變的第一步。
2. 接納自己的想法
當你覺察到自己的胡思亂想之後,強迫這些想法停下來是很困難的事情,它們會無法抑制地在你的腦海盤旋。
要知道,沒有不應該產生的想法,即使它們讓你感到痛苦。試著在我們的頭腦中,給所有不安的想法一個立足之地,先讓它們靜靜地呆在那裡,去接納它們的存在。
3. 嘗試積極的暗示
最後,試著告訴自己,「這的確是很艱難的一刻,而艱難也正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已經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
這些積極的自我暗示可能會幫助你對自己有更好的感受,並獲得重新開始生活的勇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村上春樹說永遠不要同情自己,但也許他錯了)
責任編輯/連珮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