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法里斯特羅與克里奧羅為天然品種,其前者生長速度快、較耐病蟲害,因此幾乎佔了全世界總產量的80%,但由於相對風味較淡,主要多用來作為商業巧克力的原料使用,也可能受產地影響而能帶有顯著花香、果香等風味;而後者雖然同樣為原生種,但產量相對來說非常稀少,大約只佔了總產量的3~5%,然而其優質的品質風味讓它不僅香氣較足,苦澀感也相對較低,多是許多頂級巧克力喜愛使用的可可品種。至於經由法里斯特羅、克里奧羅雜交後代品種「千里達」,相傳最早是種植於中美洲的千里達島(Trinidad),故以此命名,因此也同時具有這兩種品種的風味、外觀特色,產量表現也同樣介在兩者之間。
以台灣來說,最常見的品種以法里斯特羅與千里達為主,但2017年日本巧克力大師土屋公二來台造訪時,也曾發現屏東縣內埔鄉有風味優質的克里奧羅可可。不過由於早期引進的可可種源複雜,且種植的可可樹多是透過雜交繁殖,使得台灣可可更難以確切區分其品種類型。但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長傅桂霖也認為,正也是這樣複雜且多元的可可種源,促使製成的巧克力不僅調性溫和、帶有果香外,風味也更富有其風土、層次!
後天優秀農業種植與加工串連、熱忱與技術拉近可可夢與現實距離!
不過,即使有這些先天的環境與品種支持,若沒有優秀的農業種植技術與加工技術做串連,再多的先天條件籌碼,都只會成為打水漂的小石子。以台灣1997年開始首先從屏東開始種植可可的李松源牧師來說,在投入以前,本身便是另一熱帶特作「咖啡」的專家。首先在屏東規模化種植的邱銘松自己不僅從農至今45年,為克服氣候、技術等困難,更帶著留學歸國的女兒邱致寧從文獻中一一摸索技術、鑽研。
除了這些農友們憑藉著對可可的熱情投入鑽研外,在台灣許多農業單位共同推動下,台灣可可的苗育種、嫁接以及田間健康管理等農業技術才得以快速建立,同時可可發酵、製作技術的導入更成為台灣「Tree to Bar巧克力」躍上國際舞台的背後推手!
文/蔡幸儒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不在全球主要可可生長帶!最北可可生產國「台灣」靠什麼本事躍上國際舞台?)
責任編輯/連珮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