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的各產業開始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又或者是努力著建立品牌價值。當國內的市場乍看之下都已經飽和的此時,順應時勢,有一個以往未曾被注意到的市場逐漸浮現,也將會提供各產業轉型的新契機,它,被稱為粉紅經濟。
究竟粉紅經濟是什麼?而它又為什麼值得關注呢?而它會對台灣產生什麼影響嗎?
粉紅經濟是什麼?
粉紅經濟 [註一] 是近年來在台灣與中國出現的名詞,與之有關的英文詞彙,包含了 Pink Economy 、 Pink Capitalism 、 Pink Money 等等。簡單言之,它是指因應 LGBT 族群 [註二] 而產生的新興經濟,從一件印著六色彩虹的 T 恤,到針對同志 [註三] 而設計的旅遊計畫,這些都算是粉紅經濟的產物。
在西方,粉紅經濟的沿革與同志運動之間息息相關。上個世紀初時,在歐洲跟美國就有相當數量的同志酒吧,這算是早期的粉紅經濟的原型,同志運動也開始在西方國家出現,例如在一戰結束之後的德國就曾經有相對其他地區發達的同志運動跟粉紅經濟。雖然後來在橫行西方的法西斯主義迫害下,讓同志運動跟粉紅經濟消沉了好幾十年。終於在美國爆發了石牆騷動[註四] 之後,粉紅經濟跟同志運動再次一起蓬勃發展。
到如今,隨著歐美各國的法律、政策、教育對同志族群越來越友善,具有經濟能力的同志開始更願意進行消費,因此,粉紅經濟在各國逐漸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經濟力量。以在國外十分有名的 Grindr 為例,其在超過 196 個國家有一千多萬的用戶,日活躍用戶更大於兩百萬,用戶黏著度甚至比 Facebook 還高。可見粉紅經濟有多大的潛力。
粉紅經濟是如何運作的?
儘管粉紅經濟是因應 LGBT 族群的需求而誕生,乍看好像只是專門服務 LGBT 族群,但是目前發展的粉紅經濟其實並不這麼簡單。
典型的粉紅經濟是這樣運作的:因為各式各樣的因素,使得 LGBT 族群有著別於主流異性戀的需求,而企業因應這樣的情況,研發產品、提供服務,來滿足這些需求。這些產品、服務建立了口碑之後,將口碑的效應也擴展到異性戀社群中,使得異性戀族群也開始使用該產品或服務。
例如,因為過去社會較不會要求男性注重外表,所以大多數異性戀男性並沒有使用化妝品和保養品的習慣。然而,相當比例的男同志則很早就開始採用男用洗面乳和乳液,並且在之後,這種「男生也該好好照顧外表」的想法擴散,使得現在大家已經可以把男性保養自己的外表視為一種常態,而男用保養品也有相當的消費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