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灣交換卻被一再挑剔簡體字,受盡委屈!直到看了這封信,他才了解老師的用心

2017-11-02 12:31

? 人氣

我的國文老師是個竭力宣導大陸恢復繁體字書寫的學者。哦,不對,她反對我們稱之為「繁體字」,而應稱作「正體字」 ─因為這些更複雜的漢字寫法本是從古代一脈相承而來,不應該叫做「繁」體字和大陸一九四九年後新造的「簡」體字對應,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不尊重。

簡體字將這些珍貴的古漢字破壞了 ─磨損其美感,徒增其歧義。如蘇軾《滿江紅》中原文「早生華髮」、「雄姿英發」的「髮」、「發」本是不同的字,而簡化後則同為「發」,生澀而費解。

亓老師是個嚴肅的正體字研究學者,從她對待我們作業的態度可以看出。在每次上交的課堂心得中,她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提醒我「多練正體字」。有時是直接寫下這樣的評語,有時是將我字裡行間中順筆寫下的簡體字毫不留情地一一圈出。有一次我寫的「与」(與)被她圈出來,並在底下寫到:「『与』字是借用的日本符號,根本不是中國漢字!」又一個「义」(義)被圈出來寫道:「孟子創『義』字為捨生取義之意,今被簡化,真是可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讓我體會到她作為一個研究中國古文化的學者的悲哀惋惜之心的同時,也讓我本身覺得自家文化被別人橫加指責的難過。我想,簡體字,也是我們大陸人的文化呀!從上世紀中葉簡體字推行以來,今天的億萬民眾都用它作為文字傳播的媒介;如果作為中國人的大多數,書寫的並不是中國漢字,那難道只有臺灣才是真正保存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地嗎?

從繁到簡,大多漢字保留間架結構的一致和完整,方正姿態又省略筆劃、易於提高書寫效率和與外國文字溝通轉換的簡體字,自有它問世和穩定存在的理由。又何必因為正體字的使用範圍頻率下降而喟歎中國文化的消亡?我認為,簡體重交流、效率,繁體重傳承、美感,二者各有優劣;更何況簡體字符合中國大陸的國情 ─若沒有簡化過的漢字,大陸的漢字普及速度恐怕要無期限滯後了吧。

也許是我作為交換生,對亓老師講的這些內容敏感而上心。我將和老師對漢字問題之「不可協調的矛盾」向同班同學傾訴,他們對此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或是發自內心地感慨,或是好心地寬慰我:「國文老師他們少年時期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現在的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啊!」「簡體字就是簡單好寫,我們現在很多時候為了方便會把筆劃多的字寫成簡體字呀!」事實上,我也聽一個段子調侃過:臺灣留學生不得不看懂簡體字,因為《生活大爆炸》中文翻譯劇組都是大陸留學生……

我走之前,和亓老師發了一封告別郵件。意想不到的,兩個小時後她竟回覆了長長一篇文字。這是國文老師寫給我關於中國文化、傳統的最後的敘述,我是真正受到了觸動:

未來你們這一代,主導兩岸的,仍將操之於大陸。希望你們不要放棄傳統文化的菁華。正體字是傳統文化的菁華之一,每個漢字都能說出它背後的故事,這故事有的長達三千年!而簡體字則不行,它只是無意義的符號。等我們這一代都消失之後(那時兩岸大約也真正一體了吧!),大陸若不能恢復正體字,中國文化將面臨大危機!至少傳統文化的解釋權將落入日本人之手。(他們的漢字字型全依康熙字典!)這是我非常憂心的!你看現在的日式庭園、日式建築、柔道、茶道、花道、圍棋、相撲、能劇 ……那樣不是中國的?他們引以為豪的古都──京都,也是百分百模仿長安古城(只是縮小了)。但全世界都認為那是「日本」的!連中國人自己也不知道!年輕的你們只知「哈日」,更是一無所知!今天韓國國旗上的圖案根本是中國易經的八卦(也是中國傳統最早的文化符號),但年輕的一代除了「哈韓」,什麼都不知道! ……希望年輕的你們三、關於文化能明白這一點,不要讓中國傳統的寶貝淪為政客們的鬥爭工具,最後讓別國人撿便宜!」

年長一輩的臺灣人是堅定支持保留正體字的;而年輕人更多地從實用方便的角度指出正體字的弊病。每個人都有擲地有聲的理由,而當我坐在機場讀著亓老師給我的回信時,分明地感覺一絲共鳴的惋惜。如今的我,心裡由衷地感謝國文老師,在臺期間,她非常鄭重地希望我熟悉正體字;而今的我仍舊可以熟練地提筆書寫它們。看著那些筆劃複雜但精妙只可意會的正體字,我感慨萬千:它們就是傳統文化的菁華,無可取代,無可複製。

另外,關於拼寫符號和打字輸入法,大陸普及使用中文拼音,而臺灣人卻是不懂國際拼音的 ─他們從小學的是「注音符號」。可惜的是我在臺灣沒有過學寫它們的體驗。注音符號,是民國二十四年國民政府推行的統一語言規範,並被臺灣沿用至今。如:ㄅ、ㄎ、ㄈ、ㄉ、ㄚ、ㄛ,多由古代象形文字修改而成,分別代表不同的音: b、 k、f、 d、 a、 o。注音相互組合成字,如ㄐ( j)和ㄧㄚ(ya )合成「加」(ㄐㄧㄚ)。其規律和中文拼音不同,如一個「呵屋阿」拼不出一個「花」字。

注音輸入法對我們來講類似於五筆字型,需要時常用,才能熟悉字母對應的注音符號;對臺灣人雖然熟悉,但在拼寫速度上稍慢,不及中文拼音。瞭解了注音符號,我們就可以解釋臺灣很多英文翻譯的問題。剛來臺北會困惑,為何「臺北」翻譯為「 Taipei」,「臺中」翻譯為「 Taichung」。其實這是在一九五八年中文拼音發明之前根據發音規則創出的詞彙。後來民進黨、國民黨執政期間都推行國際通用拼音,與國際接軌。但現在的臺灣地名、路標以及學生證、護照上的名字拼寫仍保留舊時拼寫,如「淡水」為「 Tamsui」,「蔣介石」為「 Chiang Kai-shak」。英文老師告訴我,這是尊重傳統、保存古音的做法,舊時發音如此,不作改動。如今這些拼寫規則,在臺灣和正體字一樣受到普遍的爭辯。

1.jpg
老子翻譯為「Lao Tzu」,循舊時發音。(圖/獨立作家提供)

封面圖片僅為示意圖,非作者本人。

本圖/文轉載自獨立作家出版《原來是醬紫:陸生眼中的臺灣大不同》

作者|鄒雨青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三年級,2014年8月~2015年1月以交換生的身分至臺灣師範大學交換學習半年。曾在陝西師大校刊上發表關於魯迅等文章,其中《淺談「速食文化」》獲爭鳴論壇論文一等獎。曾出版《民國時期的留洋文人》一書。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