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居然藏在電話亭?他奔走5年蒐集全台特色廟,揭開最驚奇的台味風景!

2017-11-03 17:40

? 人氣

(圖/野人出版提供)
寄生之廟分類總表,上有合共108種寄生型態。(圖/野人出版提供)

這些怪廟是怎麼長出來的?未來命運又如何?建築師盼留珍貴紀錄見證當下

這些寄生廟之所以能明目張膽地違建、侵占空間,是因為它們有宗教信仰的神聖不可侵犯性作擋箭牌,很少人敢動,久而久之就愈生愈怪。例如台中大坑福德祠,就是因為神明不想搬,只好讓路從旁邊繞過,廟變成圓環中島,成為一大特色。對於這些寄生廟,賴伯威表示「建管單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管不動,就只好放任它們自然衰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圓環廟(圖/野人出版提供)
圓環廟/台中大坑福德祠:大坑圓環土地公廟現址會建造圓環,不是因為交通規劃需要圓環調整車流方向,而是神明的意思。(圖/野人出版提供)

談起它們未來的命運,賴伯威並不樂觀,他認為寄生廟會逐漸消失是現實的供需使然,那些具有強烈信仰需要的一代已隨時間凋零,現在人早不再需要那麼多廟了。加上這些廟往往未曾取得合法建照,要申請修建或改建難上加難,只能任其頹敗。種種因素相加,寄生之廟的消失,看來是個阻止不了的事實。

然而,賴伯威卻說他們團隊進行這計畫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保育這些廟,也不是要倡導這種美學。他說雖然寄生廟非常有台灣特色,「但這些廟其實並未達到文化、建築上需要保育的標準,絕對不符合文資」。他們想做的就是跳脫美醜的討論,純粹留下專業紀錄,讓大家知道台灣還有這樣的奇妙景色。

以西方美學評台灣市容,就像用超模衡量普通人!他選擇擁抱自己的環境

提及台灣街景的美醜辯論,賴伯威說許多人總習慣以西方建築美學評斷市容,就連他之前也是受這樣的美學教育,但那就像用超模身材來衡量大部份人一樣,一定沒什麼人可以達標。老師改變了賴伯威的觀念,他現在覺得「這就是標準有問題,否則你不會看誰都不合格。」

從老師那裡,他還學會了擁抱自己的環境,以極為務實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家鄉。他說台灣的街景是我們所有人一起構築出來的,「你只要是這樣的文化、這樣的經濟、這樣的社會、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政府、這樣的人民,我們得到的必然就是這樣的城市。」既然難以改變,那就選擇擁抱它吧!

(圖/野人出版提供)
《寄生之廟》書封。(圖/野人出版提供)

就是秉著這種心態,才會有《寄生之廟》的誕生。賴伯威以同樣現實的眼光分析這些廟的姿態,說到就是因為當時人們有宗教需要,錢都往這邊投,台灣才會有這麼多廟。而鉅額資本吸引到的一定是當時最頂尖的設計人才,我們之所以覺得它們俗,是因為美學跟流行一樣,是時時刻刻在變的。「那同樣,你怎麼敢保證現在的文青美學,在半個世紀後會不會被另一批年輕人唾棄?」

別再視而不見!發掘台灣潛在文化資源,要從觀察日常生活環境開始!

《寄生之廟》是顆小小石子,期待激出陣陣美麗漣漪,喚起大家開始觀察日常生活環境。其實許多我們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事物可能都對外人來講非常有趣。拋出石子的賴伯威,最後留了個功課給大家,他說:「很多人不停抱怨台灣沒什麼東西,但事實上我們身邊還有非常多潛在的文化資源可發掘,不去挖挖看,又怎麼知道台灣還有什麼可以端出去呢?」

打帶跑廟(圖/野人出版提供)
打帶跑廟/台北士林百齡寺:此廟因不同的落難神祇被居民共同供奉而生。廟體長出四個輪子、像夜市攤販一樣,遇臨檢(特殊狀況)時可隨時推著走。(圖/野人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趙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

趙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