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國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間,在農曆三月初八。清明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人用它來安排農事活動。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氣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華人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由來
按照舊的習俗,清明節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開伙,只吃冷的食品。
據說在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二字來慶賀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康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所以踏青這個習慣從唐代開始便歷代承襲成為「清明節」的風俗之一。兩千多年來,清明節追思先人成為漢民族傳承不息的特有文明。中國的滿族、赫哲族、侗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二十四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習俗。
有一些少數民族清明節過得比漢族更隆重、更有味道。壯族對祭掃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屆時要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等到祖墳去上供,行拜禮。土家族在清明節這一天要上墳掛青,家裡要吃豬頭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清明時節,福州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習慣捧一束鮮花擇日上山踏青、掃墓,講究一點的還會擺上麵包、果品供祭親人。清明節新風撲面之時,民俗專家希望具有福州特色的清明習俗能夠流傳下去。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