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股票買貴還是買便宜?一篇文看懂股價估值大整理,照著算一分鐘得出合理價

2021-04-13 12:21

? 人氣

估值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因素,一個過濾,一個觀點,後面還要繼續思考和觀察的。(圖/unsplash)

估值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因素,一個過濾,一個觀點,後面還要繼續思考和觀察的。(圖/unsplash)

當你想問,這個股價是便宜還是貴,我會說,你從哪裡看?玉山,站在富士山看來高,站在喜馬拉雅山看來低,想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果你在一個火箭上,你的時間與速度...扯遠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關於估值,有以下這幾點可以講:

1.弄清貴和便宜的迷思

2.有哪些估值方法?

3.名人提過的估值方法?

4.我使用的估值方法

我自己的估值比較表(圖/方格子提供)
我自己的估值比較表。(圖/方格子提供)

弄清貴和便宜的迷思

要先釐清的幾個觀念是,價格本身不是貴或便宜,比如股價一千塊就是貴,一塊就是便宜。市值也不是貴或便宜。比如特斯拉怎麼可能比TOYOTA市值還大,才賣幾輛車,太貴了。近期的漲跌也不是貴或便宜,比如最近漲這麼多,貴了。最近跌很多,便宜了。

我們在想便宜和貴,應該要用估值來評量,也是我習慣說「比值」。本益比就是一種估值和比值,PS比也是。比如根據這家公司的狀況、體質、未來預估,給予本益比15的價格。那麼你把獲利乘以15就是你估值出來的價格。有了一個價格你就可以設定區間,比如這個價格超過1.5倍偏貴、低於0.7倍便宜。這些都是稍微學習過會常看到的東西,我給你們整理一下而已。

而即使定義蠻明確的了為什麼分析師,或者每個人估值差異可以非常大?因為每個人對狀況、體質、未來預估的看法不一樣。你可以說這家中國電動車賣得少,怎麼可能打過特斯拉,算了一下,只值20塊。但你也可以說現在賣得少但中國政府已經目標2025年要全國25%新車實現電動化,而且這個中國品牌的系統更接地氣,背後還有阿里巴巴撐腰等等等,值50塊。甚至也有人,他不管這些,反正他就覺得這公司值500塊,也有夠多資金買。

沒有誰對誰錯,這裡就是投資難的地方,因為在未來這兩種結果也許都有可能。也是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說的「判斷」。看對了,好好抱著上天堂。看錯了,要趕快停損認錯。所以你要持續關注狀況的進展與變化,比如每月車子的銷售、財報的變化、市場價格的變化、產品本身的好壞與定位、定位相連的商業策略等等。所以我才偏向是要集中持股,專注去磨練判斷,但我也保留自己錯誤的可能。

有哪些估值方法?

估值的辦法其實超級多,所以一樣沒誰對誰錯,只有你自己習慣的角度。比如本益比(PE比)、PS比、PB比、價格對EV比、殖利率換算、現金流折現、本益成長比(PEG比)等。

(圖/方格子提供)
(圖/方格子提供)

股價乘以股數等於市值,所以我們簡化看股價就好。比值都會跟價格有關係,通常就是價格除以某個東西。除以獲利就是PE比、除以營收就是PS比。價格在左邊,你關注的因素在右邊。這裡一個特別的東西是EV,也就是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定義我就不說了,數值其實各大網站都有,我給你一個簡單理解秘笈,其實企業價值就是把負債也考慮進去的價格,就這樣而已。

一樣的獲利或營收,你會發現負債較少的公司值得更高的價格,反之亦然。所以EV也是在左邊,跟股價同一類別的。
當然右邊的因素可以不只一種,比如你想把成長率也考慮進去,那麼它就變成PEG比了。可以看到,獲利越高和成長率越高的公司會得出越高的價格,因為這樣的公司值得更高的價錢。

每個產業會給予的估值比值也不同,這是為什麼?我覺得我們把他簡化看成因為每個產業結構還有公司的獲利、成長能力不一樣就好了。

1.一家公司或一個產業的獲利率高,自然就會值得更高的價格。

2.一家公司或一個產業的未來預估成長高,自然也值得更高的價格。

針對一,這樣就理解為什麼軟體公司的比值可以比較高了嗎?因為這種公司的毛利率高、隨著營收成長的硬體等投入成本也低。在另一端,低毛利率還有要賺更多錢就要投入更多成本的公司通常比值也會相對低。針對二,知道為什麼科技公司比值比較高了嗎?因為他的預估成長比較高。

另外還有東西也會影響估值,就是人心和時間長度。這個人心,也是市場的一股力量,一家受歡迎的公司、熱門的公司、有題材、有想像的公司,自然也會被追捧得更高。時間看得長,自然得出的價格會比較高,時間看得短,得出的價格比較低。但是時間長的不確定性更高、時間短不確定性比較低。

名人提過的估值方法?

這裡我列舉兩位就好啦。巴菲特從沒直接明說他的估值辦法,不過普遍的共識是現金流折現。也就是把未來這家公司可以賺到的錢換算成現在的價值加上去。比如一家公司預估今年賺2塊,未來每年可以賺2塊,那麼五年後我覺得市場會給他5的本益比,那麼他的價格就值獲利乘以本益比加上未來五年的利潤,得出20塊。如果你把通貨膨脹算進去,就是未來的錢會變現在的錢稍微不值錢,這個就是「折現」,得出18塊。但是這個折現又每個人可以設定得不一樣喔,所以知道為什麼價格每個人喊的都不一樣了吧。

第二個就是彼得林區的PEG比。他認為一個公司的合理本益比等同他的成長率(但這個成長率,你看又可以時間設定不一樣,我們先假設5年好了)。也就是一個公司5年每年成長25%的話,他的合理本益比就是25,價格就是利潤乘以25。那麼前面我們提的那個公司每年獲利都一樣2塊,那麼不就根本不值錢?嗯... 從成長股投資人的角度來看也許真的是這樣。

你發現了什麼嗎?就是估值也是有夠複雜得要命啦,大家都說的不一樣,又有好多因素或切點關注的不同,所以再回答某個股價便宜還是貴,我覺得是沒那麼簡單啦~雖然我知道這一定不是大家想聽的答案,但是,這就是我理解和整理出來的投資。

我使用的估值方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所以我不會說我是最對的,但在可以量化的因素裡,我關注的是EV、一年預告年營收(Guidance)、營收成長率和毛利率。這是因為我關注的公司大多沒有獲利、我的觀點要跑在前面(所以用預告營收)、還有我想盡量把不同產業的公司也能比較所以才用這個方式。這是一個彼得林區的PE成長比的變體,概念是類似的。

我的公式是:(EV/一年預告年營收)/((毛利率*2)*預告一年營收成長率))

比如一家公司EV是100萬、預告營收5萬、毛利率54%、預計接下來年成長率66%,我就會得出(100/5)/(0.54*2*66)=0.28

為什麼毛利率要乘以2?這個只是一個調整參數,讓當初我得出這樣的數值大部分公司會落在0.4~1.7之間,這樣我剛好設定0.7倍以下的算便宜(跟彼得林區偷學)。但是後來隨著股市估值上漲,這個區間就改變了。畢竟量化寬鬆讓估值自然可以稍微高些。隨著我學習的演變,後來也變得稍微寬鬆,因為估值只是眾多考量之一,但他是一個信號燈。

你可以說這個公式好奇怪,什麼什麼不對啊,我可以怎樣怎樣改嗎?可以的。對我來說,這只是一個觀察的工具,一家公司價格貴不貴,我的公式角度是毛利率越高,一年成長率越高,就值得更貴的估值。這樣子的話,目前市場的區間落在哪裏?我能接受的範圍在哪裏?然後可以把很多不同的公司都放在一起比較,就這樣而已。

結論

我建議你建立自己的公式或看法,簡單PE比也不是不行。因為估值或這個公式不是天條,不是聖盃,不是秘笈,不是獲利守則。不是我什麼數值以下我就買,以上就是貴我就賣或是不買。這是一個讓我大概抓市場給予公司估值在哪裏的工具而已。

如果高,有什麼值得高的理由嗎?低,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原因?舉例來說,2020年底,Asana在剛IPO上市是普遍比其他的SaaS公司便宜好多。明明毛利率和成長都不錯啊?搜集了資訊一下發現,因為Asana其實前幾季雖然成長好但是虧損率也提高,而且他們的產品,生產力軟體是一個競爭很激烈,他們也還沒能壟斷的市場。

這就給我一些很好的判斷了。比如我要不要賭Asana其實可以打敗對手?或者其實這個市場本身增長就大,就算不當第一也可以持續有不錯的成績?虧損率是不是近期會開始收窄?來年分析師的預估大概是?生產力雲端軟體有成長性嗎?

所以你看,估值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因素,一個過濾,一個觀點,後面還要繼續思考和觀察的

作者介紹|桃樂比大叔選讀筆記 News

由Master of 成長股,aka 台中鑽石手,投資太史公撰寫。專門寫成長40%以上的成長公司和馬斯克、電車相關:整理有用的訊息,有趣的市場故事,真實投資紀錄分享,一個吸收與節省時間的資訊內容。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投資微新手的指南|回答你這個公司貴還是便宜?股價估值大整理和我喜歡的方式)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