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半是聽人家怎麼說啦!邊聽邊學呀!我常載到不同科系的教授,他們都是各領域的專家,當他們願意分享一些他們的專業觀點時,我就盡量學,可能是這樣,才好像蠻能聊的。」
原來如此,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如果他每天互動的對象都是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耳濡目染之下,言談的層次當然會有不同。而對於許多領域的專家學者而言,能夠與人在同樣的水平層次上自在地討論交流,肯定是一件相當過癮的事情吧!
下了車後,我仍不時想起他說的一句話:「什麼樣的司機,就會載到什麼樣的客人」。
無法找到自己定位的人,只能一輩子瞎忙
我想,這句話涉及的就是一個人對於自己在這項工作上的「身分定位」吧!
同樣身為小黃的運將,但這位司機大哥內心裡對自己隱隱約約有個身分定位,那便是「我是一位服務高素質乘客的運將」。為了符應這樣的身分,他得為自己豎立起相對應的載客原則,例如:不讓自己與乘客在車內吸煙、嚼檳榔;因為他相信,高素質的乘客會喜歡搭乘乾淨清爽的交通工具,這是他的信念或價值觀。
同時,他得學習表現出能與這些有專業背景的乘客閒聊的能力,於是,他願意傾聽並學習乘客分享的觀點,甚至,讓自己和這些人變得越來越像。這都有助於他在未來載客時,與客人閒談時能言之有物,話題直通客人的心坎裡。
於是,他不需要太多宣傳,在口耳相傳之下,他的工作環境便逐漸從原來與一般小黃運將一樣在車站排班載客,或穿梭於大街小巷,轉移到專門跑車站到附近幾所大學間的固定路線。服務內容更為單純,但客源也更加穩定。
大部分的人,在踏入某一行,展開某一領域的職涯後,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要如何定義自己,也就是,為自己在這一個工作角色上找到一個清楚明確的定位。要不是人云亦云,一股腦兒地跟著大夥兒或前輩的樣子走(最糟糕的是盲目地模仿);不然就是受到家庭與成長背景的制約,對自己早有一份負面的自我認同,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
而因為定位不清,你便可能在你的專業領域裡瞎忙,每天像陀螺般轉著轉著,卻不知道自己要轉去哪裡。
相同的工作,可以存在著不同的身分定位
我是一位心理助人者,同樣從事的是專業的助人工作,終極目標都是幫助他人獲得更好的身心靈提升,但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身分定位。
例如,以宣導或傳播知識技能為主的心理課程「講師」或「培訓師」、以深入療癒與長期改變為主的「心理諮商或治療者」、以喚起他人潛能以突破困境為主的「教練」、以建立平台或整合資源為主的「心理服務經營者」、以寫作或創作心理應用工具為主的「心理知識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