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事業兩得意,還把三個兒子都送進美國史丹佛!她不藏私分享父母必做的7件事

2017-11-21 12:08

? 人氣

4
陳美齡於史丹佛念教育學時產下次子,邊念書邊照顧孩子,拿到博士學位那天,孩子們也替她開心。

兒子被欺負潑得滿身汽水,她選擇擁抱對方

在同儕相處方面,陳美齡回憶某天大兒子在放學路上被女同學潑汽水,兒子當下忍住怒氣回來告訴她:「因為是在馬路上,我不敢推她們,要是車子來了很危險。」事後陳美齡打電話給對方家長,表達這種行為可能造成意外,希望未來能避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隔天上學,陳美齡特別找到女同學,擁抱她們並曉以大義:「太好了妳們沒事,因為我兒子比妳們大,要是他生氣動手的話大家都會受傷,所以不要再這樣了。」孩子們也都能接受,化解了那次霸凌危機。

5
三兄弟感情好,相互支持、信任,讓陳美齡非常放心。

陪孩子認識青春期,是賀爾蒙的問題,不是媽媽!

隨著孩子不斷成長,當兒子們進入青春期,陳美齡如何陪伴情緒化的孩子?從9歲開始,她就告訴孩子身體和情緒將受到荷爾蒙影響,荷爾蒙會讓他們生氣、憂鬱、大笑大哭,也有可能什麼人都不喜歡,很難控制情緒。「我說這就叫青春期,那時生氣是自然的,可是不是因為媽媽喔!不是媽媽的錯,也不是你的錯,不是社會的錯,不是世界的錯,是賀爾蒙的錯!」

陳美齡說,青春期讓孩子學習自我情緒控制,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雖然很困難可是不要著急,媽媽也不會怪你,等你穩定下來再慢慢適應就可以了。」她回憶大兒子青春期時,果真發脾氣了!但事後他會道歉,「他跟我說對不起媽媽,可能是賀爾蒙的緣故。」親子間互相體諒加上提前了解身體變化,順利度過許多家長眼中的棘手成長階段。

6
陳美齡認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教育、養大了三個孩子。

除了不能做的事,父母一定要做的7件事

近日,陳美齡將她的教育心得集結為《50個教育法 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一書,她特別和BabyHome的家長分享,父母一定要做的7件事。

1.鼓勵孩子閱讀

喜歡閱讀的孩子在學習上較有優勢,因教科書都是文字,所以讀書、上課也學得快,且閱讀可從0歲就開始。

2.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3.以身作則

不希望孩子做的事,父母也不做

4.替孩子找出優點

哥哥可以做得到的,弟弟不必一定也要一樣,讓孩子自由發揮,且每個孩子都有優秀之處,父母的責任就是替孩子找出優點,並給予鼓勵。若真的要比,只要跟自己比較就好,今天的我比昨天好一點,明天又比今天好一點,孩子會更快樂,也能提高自我肯定力。

5.要給他們力量

成長期要給孩子好的環境,培養閱讀力、分析力、選擇力,未來讀書、工作會更容易。

6.鍛鍊孩子的心

要孩子做一個好人,成為知恩感恩、報恩的人。

7.教他們不要依賴金錢

陳美齡的三個兒子高中前沒有零用錢,需要時才給,「我希望教他們金錢不是一切,很多重要的事、好玩的事金錢買不到,玩具也很快就玩膩了,所以我們家裡有很多小遊戲,都是不用錢的,今年孩子們回來時回味,也說很好玩!」

7
二兒子昇平於史丹福畢業當天,全家參加他的大日子。

爸媽人生最精采階段,就在孩子學齡前

在歌手、作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等多重身分中,陳美齡最喜歡的角色是母親,這個身分將持續一輩子。她回憶過往自己較害羞、怕事,當了媽媽之後反而變得大膽、為母則強,「以前我很不喜歡蟑螂,有次帶孩子外宿過夜看到蟑螂,我空手就抓了還捏死牠,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好棒,真的很強!」

她也提到,當媽後生活每天都精采萬分,很多年輕爸媽可能覺得帶孩子很辛苦,陳美齡說:「我想告訴他們,這是人生中最精采、最充實的年份,要多多享受,因為小孩子長大得很快,很快就不能擁抱、親親了,所以現在要儘量享受緊密的親子關係。」

陳美齡的三個兒子都大了,最小的兒子已念大三,她坦言正在學習新的一課:放手,雖然很寂寞、困難,但仍要努力克服,尋找自己的第三個人生,「我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希望他們做一個好人,尋找他們的夢想,假如未來他們有了小孩,我也很樂意幫忙帶孫子!」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BabyHome(原標題:【專訪】陳美齡:除了不能做的事,父母一定要做的7件事)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