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狹人稠好像是亞洲國家的共同特徵,加上居高不下的房地產價格,想要住上好一點住宿空間,往往必須付出極為昂貴的代價,使得空間利用成了一門必修的學問。
像是日本為了因應人口高度密集的環境,推出了膠囊旅館、膠囊公寓,膠囊旅館以密集型住宿的概念,每間房間內皆採用簡易隔間區隔,在有限的空間之下,卻能夠高度發揮每一平方公尺的可利用效能,提供最基本的住宿、生活環境,令人不得不讚嘆他們的「能屈能伸」,而這也是為什麼在東京,膠囊式旅店這種狹小實惠的旅館會如此盛行。
布魯克林攝影師 Won Kim 來到東京遊玩時,立刻愛上自己住的膠囊旅館,就忠實的記錄了這間東京旅店中, 背包客們蜷縮在狹小房間內的景象,並且把他在那些狹小蝸居空間裡捕捉到的各種生活樣貌,藉由這個《Enclosed : Living Small》的拍攝計畫,讓更多人認識在膠囊旅館居住的生活。
在這個一晚要價僅僅只要12美元的狹小空間裡,住著許多選擇長期居住於此的外地上班族以及國際學生,Won Kim 總共紀錄了20位房客,Won Kim 為了表示謝意,主動幫同意拍照的房客按摩了15分鐘作為回報。
說是「房間」,其實也就一張床的大小,天花板掛著一顆燈泡;房間裡沒有窗戶,沒有太多的家具,只有著枕頭與棉被;而地板在上放一張床墊後,就幾乎沒有空位放上其他的東西;釘在牆上的木條勉強當作置物架,一旁還吊掛著衣物和雜物;房間的空間甚至狹小到僅能容納一個人居住,而且還不能完全站起來,就這樣自成一格小小的天地。
WON KIM 說:「有些人把全部的家當都帶來了膠囊旅館內,有些人停留比較短的時間,但也有人在此長期居住,可能一邊找工作存錢,希望可以換到更好的房子。」這些旅人們,有些只是在東京短暫停留,有些則已經把旅店當成避風的家,擺放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
不過,在 WON KIM 認為:「這樣的生活並沒有不好,每個人都自適的在空間裡做著各自的事,而這裡的氛圍是友善的,儼然自成一個和諧的小社區空間。」
也許就是因為小小的空間沒有太多地方擺放東西,所以東西只能隨便堆放,而這種因著私人物品隨意堆疊的雜亂,也讓人感覺到在這個小小的溫暖空間裡,被自己擁有的所有給包圍,那種感覺特別讓人感到安心。
WON KIM 認為:「從房間中的陳列、擺設,其實也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個性,以及在極度壓縮、封閉的環境下,自我調適的能力。」從小小空間中窺見了人們生存的方式,有些人住在膠囊旅館發現反而更自在,就像攝影師一樣享受獨處的時光。
然而這類小空間旅店的盛行,正反映出東京高房價以及地狹人稠所帶來的居住問題,呈現出那些生活在東京的外地人,甚至是在東京租屋的居民所面對的高房價困擾。
如果只是短暫停留,這麼狹小的空間大概勉強還能湊和著過,要長期生活下去,實在很難想像會有自在、舒適,但卻是不得不的選擇,畢竟要在生活成本日益高昂的大都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似乎是越來越難了!
文/言人 編輯部 說故事的人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言人文化(原標題:城市文化/什麼房間連起身都有困難?!在最繁華的東京,體驗膠囊旅館最狹窄的蝸居生活)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