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股、債市都不便宜了,部分專家與投資人擔心股市與債市正在泡沫化。此外,因新冠病毒疫情而迅速成為顯學的綠色投資,由於部分公司的股價飆漲數倍到十數倍,也被冠以泡沫之名。
若投資人了解泡沫的基本「長相」與意涵,面對股市、債市、綠色這3種泡沫,多能以平常心看待,即使面對今(2021)年3月10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跳升、數次攀至1.5%以上,導致科技股大幅修正,也不會過度恐慌。
若企業持續獲利
泡沫破滅機率不高
美股是全球股市龍頭,道瓊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都已創下新高,當然,在股價一路攀高的同時,泡沫聲也不斷。以標普500指數為例,2010年初指數尚未達目前水平的一半,當時市場就已出現「泡沫」言論,至今漲勢亦未曾停止。
今年2月中到3月初,那斯達克指數跌幅逾10%,許多科技公司股價修正幅度更大,市場又出現一堆泡沫破滅的聲音,富達投信投資長張翠玲並不認同,她強調,2000年的科技泡沫是多數的錢都往沒有獲利的公司跑,當時很多科技公司不是沒賺錢,就是盈餘無法支撐高昂的股價。
反觀,現階段許多科技股的股價飆漲都有企業獲利在背後支撐,就算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市場對獲利的預期須重新調整,但只要企業盈餘持續表現不錯(獲利具可持續性),泡沫破滅的可能性就不高,就算泡沫破滅也只是股價修正,不至於崩盤。
為何10年期公債殖利率短期飆漲會讓市場緊張?主要原因是,一檔股票的價值是用其未來的現金流來計算,這說明2件事:一是企業獲利與盈餘很重要,二是折現率(利率)不能變高,一旦利率增加,代表企業的獲利至少應同比例增加,否則股票價值就會降低,原本合理的股價就可能變成不合理。
這也是張翠玲強調後續利率變化是重要參考因子的理由,影響所及是很多股票的評價(本益比)面臨再調整,在調整過程中,可能導致股價動盪加劇。此外,若利率上漲的速度過快,背債過重的企業與國家的債務壓力將迅速拉高,企業或國家是否能承擔,也將是另外一個需要認真注意的問題。
多數債券偏貴
但泡沫化仍太早
債市泡沫問題則來自於投資人擔心,走了30餘年的債市多頭會不會轉成空頭?張翠玲建議可從2方向來看:一是債市是避險工具之一,二是全球央行採行寬鬆貨幣政策。綜合來看,美國聯準會可能至2023年才考慮轉變政策方向,再加上現階段雖然多數債券偏貴,卻不像2008年的次貸風暴,資金拿去買進一些價值很低、但被包裝過的結構性商品,因此談債市泡沫破滅、甚至轉空頭仍太早。